沒錯,萬幸手中的這封聖旨,便是朝廷突然下達了旨意,讓興獻王世子朱厚璁,正式襲封興王爵位,成為新一代的王爺。

這讓得萬幸驚喜萬分的同時,也是不禁暗暗鬆了口氣,因為這就表明時間線沒有錯,故事情節也沒有錯。

雖然此時的大明朝是多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但至少大體歷史走向相同,和他原本的沒有差。

就比如此時的正德帝應該是真的出了什麼變故了,要找人繼承皇位,不然不至於讓還在為父守喪的朱厚熜提前結束服喪期,襲封王位。

畢竟興獻王薨,到現在也才不過堪堪十九個月,而根據此時明朝的禮制,先王逝世,作為藩王世子的朱厚熜可是要給他守孝二十七個月的,也就是三年。

當然,這裡的三年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三年,因為正常的三年是三十六個月,而這裡卻是二十七個月,心說不對啊,時間對不上。

是這樣的,這裡的三年,是指滿入三年,也就是從爹孃死的那一天開始,這一年便自動計入了,算第一年。

所以滿入三年,實際上是經歷二十四個月後的第二十五個月,便算滿三年了。

但因為古代農曆有閏月的存在,閏月是不算的,如果你守孝開頭的那個月和最後的一個月都是閏月,那就要再加兩個月。

因此綜合所有因素考慮,為了避免有數學學渣算錯而出現混亂,古人便統一將守孝時間定為二十七個月,也就是守孝三年的由來,不是真的要守整整三年,那太久了也不現實。

畢竟不能享樂,不能遊玩,甚至不能搞顏色的為父母守孝二十七個月已經很難得了,算得上是難得一見的大孝子,真的要守三年的話,那估計得把人憋死,根本沒什麼人能做到,就算聖人恐怕都頂不住。

可就算是二十七個月,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朱厚璁也還是沒完成呢。

要知道他現在才為自己老爹守了十九個月,離除孝還有整整八個月,大半年時間,遠遠沒結束,就突然來了聖旨讓他停止守孝,不用繼續憋著了,可以盡情嗨起來,很不對勁。

因為在大明的歷史上,可還從未有過守孝時間未到,就停止守孝承襲自己老爹王位的事情,真的是活久見。

這要是被那群清流文官知道了,非得逮著噴,噴得個狗血淋頭不可,連王位都得給噴掉,直接除藩了。

所以按照正常的程式,朱厚熜首先要做的,便是完成守孝,等正式期滿除孝後,再上表,請旨襲封王位,等皇帝和內閣透過之後,才能襲王,這也才是正常藩王的繼位流程。

就算是這樣,也得要等好久呢,甚至一直拖著不給你辦的都比比皆是,直接熬死你,然後除藩。

比如萬曆皇帝,就直接開擺,熬,就硬熬,別說藩王了,官都熬沒了好多,六部九卿更是直接熬沒了一大半。

畢竟自從那位太宗皇帝靖難成功,以藩王之身登上帝位之後,對於其它藩王就十分防備和忌憚,生怕他們也來這樣一出模仿秀。

因此經常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打擊和削弱藩王的實力,拖著不給你辦就是辦法之一。

特別是到現在,藩王已經成了明朝一塊尾大不掉的包袱了,是一塊沉重的經濟負擔,每年給各地藩王宗室發的俸祿,就佔到了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

所以能多拖一天是一天,能多拖一年是一年,這多拖一年,就少發一年的祿米啊,能為朝廷節省不少的財政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