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萬幸是真沒想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即將到來的嘉靖朝,還成了和嘉靖皇帝朱厚熜,以及未來的錦衣衛第一人陸炳成了穿一條褲子的好兄弟,是真的震驚了,又驚又喜的那種。

因為這簡直是天胡開局啊,還是四個二和兩王都齊了的那種。

而且嘉靖年間,也可以說是明朝最輝煌燦爛的一個時代了。

這個時代,有大明最後一個聖人王陽明,有大明第一清官海瑞,也有大明第一奸相嚴嵩,大明第一噴子歐陽一敬,和大明第一海盜汪直,以及,第一個開擺的皇帝。

光是明朝三大才子此時就有兩個,還有名垂千古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俞大猷。

連最早期的四大名著,在這個時代也基本成型,他甚至可以去探秘一下那本偉大名著背後的神秘作者到底是誰,和他好好探討一番,看看能不能要來幾章番外和插圖版。

當然,不要誤會,他不是搞顏色,而是真的學術探討,畢竟他可是對黃天發過誓,這輩子與賭毒不共戴天的!

總之,太多的第一,太多的文人墨客,太多的歷史典故,太多的有趣事情發生,他剛好可以見識一下,可以在這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大展拳腳,好好的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負。

不過短暫的興奮過後,他又是趕忙冷靜了下來,因為對他來說,雖然幸運的來在了這個輝煌燦爛的時代,還幸運的傍上了一條大腿,的確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稍稍有點麻煩的是,他傍上的這條大腿,開局就有點不順了啊。

怎麼說呢,嘉靖皇帝朱厚熜,既是幸運兒,也是倒黴孩子。

雖然他天降餡餅,幸運的得到了皇帝位,可這個帝位來得實在太突然了,讓得他一點準備都沒有。

因為正德帝駕崩的太突然,突然的落水,落水後突然的不治身亡,一切都顯得太過詭異了。

而且更詭異的是,不治身亡後,所有參與過醫治的御醫,不是失蹤就是死亡,導致怎麼看這件事都透露著幾分不同尋常。

然後群臣商議的結果,便是讓年僅十四歲的小王爺朱厚熜進京繼位,這也很不尋常。

要知道當皇帝並不是越年輕越好,太年輕了,很容易大權旁落,被權臣所架空。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別的朝代就不說了,單說在明朝,就有萬曆,因為太年輕,便出了個‘吾非相乃攝政’的明攝宗張居正。

直接架空了他,讓得年紀輕輕的小萬曆一點辦法都沒有,直到他死後才敢鼓起勇氣反擊。

而在當時,朱厚熜可是還有好些個叔叔伯伯的,就比如說壽定王朱祐榰,汝安王朱祐梈,都是憲宗皇帝之子,孝宗皇帝之弟。

按理來說,也是有資格繼承帝位的,至少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年齡還是經驗,都比小小年紀的朱厚璁要更加適合,而且帝位也沒有旁落,依舊在憲宗一脈。

這並不是胡說,而是在當時,就已經有這方面的傳言了,說什麼孝皇張太后是三詔齊發,命三人同時進京,而且是‘先到為君,後到為臣’。

只因為朱厚璁聽取了謀士的建議,假扮欽犯,坐囚車,日夜兼程,無人敢阻,亦無人接應,才搶在二人之前到達京城,為此,還衍生出了一道名菜叫‘蟠龍菜’。

雖說這是一個民間傳言,但傳言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跟三國演義一樣,多少帶點真,至少說明這兩個人確實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當時朱厚璁的父親才剛死沒兩年呢,連王位都還沒繼承,還在為父守制期間,讓他貿然繼位也有些於理不合。

要知道明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的,不讓兒子給父親守孝是奪情,深究起來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可這皇位卻偏偏就落在了才年僅十四歲的他身上,實在奇怪。

可以想來,這正是當時群臣想要的結果,讓這樣一個毛頭小子來繼位,既沒有東宮屬官,在京城也沒有半點人脈根基,很容易掌控他,從而把朝政把持在自己手中。

不像壽定王和汝安王,都已經是老謀深算的老藩王了,而且年富力強,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底,很難掌控。

可以說他的繼位,有一部分是出於合法性,而更多的則是當時群臣想要的結果。

當然,只不過最後他們失算了而已,這也都怪朱厚熜小朋友實在太妖孽了,雖說年紀輕輕,可心機卻深沉的可怕,滿朝文武加起來,愣是沒鬥得過他,可見這傢伙到底有多變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

同樣是兄終弟及,同樣是以藩王之身繼承皇位,連年紀都相差不多,甚至他還要更佔優勢,因為他的皇位至少是他哥哥親自交到他手中的,更合法一些,底氣更足,不用去爭什麼禮儀什麼的。

他也自以為聰明,可僅僅是自以為而已。

繼位十多年,他天真的以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慧掌控群臣,把握局勢。

可到頭來才發現這裡面水太深,他把握不住。

是終其一生都被群臣耍的團團轉,甚至到死時連忠臣都沒有,只有個老太監陪著一起上吊。

可再看看朱厚熜,同樣的開局,卻終其一生把群臣耍的團團轉,即使聰明如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高拱,都不是他的對手,沒討到什麼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