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 Navi的時間:成長的故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個小孩啊,曾經在農村長大。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在那個年代,一個村裡有個醫生那可不得了。那可是一個感冒發燒都有可能死人的年代。很多村民的命都是他父親救回來的。他們家也在村裡面算得上名門望族,他出去誰不說句那是誰誰的兒子,對他笑臉相待。家裡也從來不缺雞蛋和玉米。
然而,在他三歲那一年他的父親去世了,從此家裡的地位算是一落千丈,常常餓肚子不說,還經常被村子的小孩強迫著去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不做,就打他。他的母親去勸架,其他人乾脆連他母親一起打。那可是在村子裡面,哪有什麼地方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
也不是現在小孩打打鬧鬧,是真的,一腳下去踹在你心窩上,可能踹吐血的那種!多疼啊?!更何況,這還不止肉體上的疼痛,還有家裡的地位從天上落到地下,這種落差的精神壓力。
後來實在不行了,他們跑到他父親妹妹的家裡面寄人籬下。真的寄人籬下,能使人成長得很快。那種不得不低頭,生怕別人對你有一點點不滿,就可以將你趕出去的心理壓力,迫使一個孩子迅速成熟。當時他也只是個小孩子……
你的那點生活在豐衣足食時代的事比起我的你覺得怎麼樣,打心底的,別回答我。
那個小孩後來也成才了。參軍退役後開了一家工廠,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上老闆。不過,他也沒有藉機報復,小時候欺負他的那些人,反而以德報怨。”
他沒有說什麼,但我總感覺這話外之音好像在問我,你那點經歷很難熬嗎?怎麼就動了剝奪他人生命的邪念?而且這邪念一生就是十幾年。這麼做了你變成了什麼?你為什麼放不下?
我停頓了一下,要是有其他人直接上來說我的痛苦微不足道,我一定不會放過他的,但是……我打心底認為比起他的痛苦我所謂的糾結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其實,有邪念這很正常。人人都會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念頭,有時這些念頭可能不會被大眾所接受但這不代表你是個壞人啊!
而且冷靜下來後,認真想想……如果只看當下的狀況,即使去報復了,對當下的我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壞處。那為什麼要讓已經傷害過我的人再傷害我一次?
更何況,現在我站在這個位置報仇還有必要嗎?就像那個小孩一樣,他是大老闆了而欺負他的人甚至還沒有走出農村,他們都不在一個層面上了,報復有意義嗎?
我問了問自己。
其實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恨他們。我只是在不甘心罷了。不甘心明明什麼都沒做,卻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到最後都沒有得到一個公正。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怎麼對我?
“你會因為被蚊子咬了一口,而思考這蚊子為什麼要咬你呢?”他的聲音依舊平靜。“如果是我以前對你說這句話,你應該早就炸吧,但現在你卻冷靜的聽完了。”
他不用挑明,我也明白我其實打心底已經認可了他的說法。那個小孩遇到了比我更難以接受的事,卻依舊可以放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再去跟他們計較。那我是否也能做得到呢?
以德報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又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大道理。
我笑了。我在心裡告訴他,之前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滿口大話,老不正經的人。他說的話並不具有任何意義,多是一些無用的大道理。大道理誰都懂,如果芸芸眾生能將自己懂得大道理,踐行於自己的生活中,那世間也沒什麼痛苦了。
不過現在我改變了。我突然覺得或許這些老生常談能一直口口相傳至今或許就證明這些道理在實際生活中擁有一些價值。一個成功人士對自己的子女都會灌輸這樣的價值,這樣真摯的品格,或許證明這些品格總有它存在的意義。
與其嘲笑,他總是滿口大道理,或許是我膚淺。我的閱歷並不足以支援我明白這些道理,所以在我眼裡它們是無用的雞湯。
我壓心中的排斥,開始思考他接下來說的話。
我沒有再反駁。
這些話並不是一味的要求我去追求真善美。
其實回望這一路來,那些人,無論是坎蒂絲,還是信子奶奶……教了我妥協,也教了我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