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 坎蒂絲的時間:休息時間都去哪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實證明我不但慫,還不要臉……
一路上我不斷的給自己加暗示,以便等一下能嚮明奈一樣把工作甩的理直氣壯。
讓我查,憑什麼讓我查?這不是坎蒂絲的工作嗎?哦,這好像原本就不是她的工作,只是明奈習慣把工作扔給她……
坎蒂絲彷彿在等我,沒等我發問,她就指出了我此行的目的。見我疑惑她為什麼突然不幹了,她表示宴會那晚她就告訴我了,我難道沒有聽嗎?
我不由得感覺到一陣心虛,我還真不記得她有沒有說過,畢竟當時我的主要精力還在思考宴會本身以及分析我的心裡狀態上。
大概是也習慣了我的這種動不動失聯的模式,坎蒂絲無奈地給出她沒時間這個答案。
理智上來講吧,我的確沒有資格說她什麼。
但是我也真的不想跟明奈打交道,尤其是單獨和他打交道。
以前還有坎蒂絲在中間做個緩衝……
在唾棄自己只看見利益而忽視道德……大概十秒鐘以後,我開始胡攪蠻纏。
之前在明奈那已經走過一次了,再來一次好像也不怎麼苦難。坎蒂絲到有興趣和我拌嘴。或者說這就是她的性格,不管說什麼都能接上話。不管面對誰,總能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
面對我提出有了便捷的交通,智慧家居,等高科技幫我們省下了那麼多的時間,為何今天的我們還在感嘆時間不夠用?
坎蒂絲用中世紀以前,人們對時間的概念不清晰來反駁。
在鐘錶還沒有被髮明出來之前,人們會用求主垂憐的時間當作一個時間長度,意思是念完聖經詩篇第50篇《求主垂憐》大概需要的時間。這時候的人們普遍把自己視為時間洪流當中的一員,而非真的擁有一段時間。
而在中世紀時,修道院裡面的修士為了讓全體同仁都能夠在同一個時間起床,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全體同仁的時間標準化。這樣就有一個固定時間。
這一措施正式改變了人們對時間的看法。
過去的人類像是生活在水裡的魚。你問魚什麼是水,魚會因為太過習慣水而無法作答。對時間的精準測量,將水和魚分開了。
時間變成了一種可以人為支配的礦產。我今天要將手上的礦賣給中盤商嗎?還是我要留著等待更好的世價?
同理。我今天要怎麼運用早上的兩個小時?
就像運營一個生意要研究市場一樣,我們開始從文章裡書本里學習他人的時間管理方式,或者購買昂貴工具幫助我們更有系統性的安排任務。
我們做事情的速度不只是更快,甚至質量還不減。
聽此,我不由的發問。“那麼更有效率的我們換來的卻是更多的工作量?”
坎蒂絲表示她之前也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直到昨天她目睹了那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子以那種她眼中的意外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我終於明白,當所有事情都搞定的那一刻,根本不會到來你知道嗎?你知道嗎?那個女孩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搞定目前手上的業務就結束這種007的生活。可是當一切都搞定的時候……是死亡。
我們好像以為我們定義中,我們想象中那個什麼都搞定的時刻總會到來,但是我們又怎麼知道它到來之前我們還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