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食堂,聽著身後的人對話。

聽起來他們都不怎麼喜歡那團白霧給出的部署和發言,為什麼沒有人反駁呢?總不會是因為事情本身看上去很愚蠢,所以獲得集中、統一的吐槽,形成與初始表達完全相反的輿論波動?

之前嘗試發言的那幾個年輕人似乎跟我有一樣的疑惑,甚至有些憤怒明明和他們有一樣想法的同事選擇什麼都不說。

“覺得有問題當時怎麼不說出來?!”

結果那些同事給出的答案是:

“反駁了,但不都被他不輕不重的懟回來嗎?”

“他根本不會聽的……”

“哎,想開點,給他點面子,反正是什麼來的。”

“你看,你反駁了,別人也不會跟,沒有什麼意義。”

“就讓他講,別學那個傻的。把原本就夠長的會議又翻了一倍的時長……而且你提出的建議對了功勞是他的,錯了問題在你……吃力不討好。”

總結就是反正他不會聽,說了沒有什麼意義。

我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會出現怎麼一個領導。

站在城樓上,看著下面十幾萬人山呼萬歲,誰都會頭腦發熱。

但是每個人都這麼想,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局面。

那就是發言的那個人聲音似乎成了主流。雖然他不是大多數,但是小部分卻被認為代表大多數並拍板做決定。

而其他不滿的人,有些懶得發聲,有些不敢發聲,又些怕不合。

反正誰都沒開口,罰不責眾。

“所以,真的沒有人打算去提點意見嗎?”我有些聽不下去了。只要有一兩個反駁,大機率不敢吭聲的也都站出來一起聲討。可為什麼沒人去開口呢?“難道真要按照他說的那樣做嗎?他犯蠢,整個部門一起犯蠢,合適嗎?”

剛剛還群情激憤的眾人突然不說話了,就在場面異常不對勁的時候,明奈走過來解圍。

明奈在將其他人忽悠走後,過來拍了拍我說:“業務特別精通,事事門清,都有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領導根本不會跟你玩什麼把戲。拿一堆繞來繞去的話,根本原因就是他腦子裡也不清楚這個事實。犯不著和一個德不配位的人計較。

他本來就是派過來牽制我們的,所以他沒實力反而是個好事,捧著就行。大方向按領導說的走,小方向按自己認為對的走。”

我頓了一下,不知道是該先思考明奈話中的含義還是該質疑明奈怎麼突然改性了。

我:“一面按照他的要求做,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這有點兩面雙刀吧。”

明奈:“細節只是領導定一定的,實際操作中會有偏差,很正常。”

我:“可是,如果領導和下屬執行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大家達成共識,那樣不是更好嗎?而且他的想法真的有問題,總得有人告訴他吧。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良藥就一定苦口,忠言就一定逆耳嗎?”明奈反問我。

我完全無法理解明奈這突如其來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