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的這次調整,雖然在網上掀起的風浪不大……畢竟僅僅是教育界的事……但在楊東望的身邊卻是反響頗大!

不僅僅是原學院,還是學校,甚至他們老闆組建的師兄師弟群;都在說楊東望他們這次賺大了,不僅肯定能中,還能一個頂十個!

楊東望心裡感慨,基金、專案對高校老師們的影響太大了,自己千萬級的年薪也沒見他們怎麼樣。

當然,其實是不知道,但區區兩百萬的專案,居然會覺得自己賺大了?

幸好自己武學院群沒什麼動靜,要是他們也是歡聲一片,楊東望真覺得是不是太沒見識了!

其實與外界想的,他申請肯定中不同,他還真不敢這麼說?尤其是現在他更是,在想要不要申請?畢竟這好像涉及站隊問題了!

雖說學院裡好幾位教授都是宣教司派來的,但自己及兩位院長、總教習等還是受武直委管理的!

更重要的是學生拿的是武直委的資助……而現在很明顯是宣教司(被推在前面)和武直委,正在爭取這些低下層武者的好感或者說管理權……

從內心來說,楊東望其實並不想參與……一是他覺得兩百萬不值得摻和,另一個是他覺得這事兒才剛開始呢!

或許武直委剛開始時眼睛是隻盯著高階武者,從而忽略了廣大底層武者,但現在既然被暴露了,楊東望可不覺得武直委就這麼認輸!

要是那樣的話,他覺得自己還是趕緊改換門庭得了,一個這麼固執不知道改進的機構是沒什麼出息的!

果然,事情沒出楊東望所料,第二天十點,基金委官網再次出現重大變化!不僅在自科基金委上頭加了個婆婆武直委!更是將原來的社科基金委也拉了進來,同時將基金委原有的十部全拉進一個新的大部之下,自然科學部;再增設新的大部,武道科學部……

最後就成了,武直委和禮部共管的下朝廷科學發展基金委:下設自然科學部,嗯,也就是原來的十大部;社會科學部,原來的;武道科學部,新加的。

而今天的武道科學部可不就只是昨天那個武道版的體育學部了;首先它分成了兩大塊:武道教育研究和武道科學研究!

其中,武道教育研究是給從事武道一線教學的教導員們準備的,如肖起、如葉靈都可以;當然楊東望這種管理教學的當然也可以。

而武道科學研究的整體表述是,隨著靈氣復甦,自然環境亦發生了巨大變化,既有大量新物種誕生,也有大量原生物質出現了新變化,產生了新效能!

武道科學研究部的專案,就是資助那些致力於研究新物質、開發新材料等的武道科學研究人員的……

楊東望看的是熱血澎湃,好傢伙!

這完全是再造了一個自然科學體系啊!新材料、新能源、新資訊、乃至新醫學,全都應有盡有!

看樣子武直委是早有準備,這戰力可不像是倉促反擊的樣子!

也是,有特事部的武道研究所做後盾,這不都是他們的內設機構了麼?其實看了一會兒楊東望就反應過來了,這是相當於將武道研究所的各種專案放大承包給各級院校了嘛!

不僅如此,在領導層、評委裡面武直委兼職人員比例也明顯高於宣教司原有人員!

楊東望甚至還看到了葉錚他媽的名字,蘇玉璧,武道科學研究部副部長。

當然,楊東望的名字也出現在武道教育研究部的評審專家裡,雖然好像沒人跟他打過招呼……

真霸道啊!

不過我喜歡……

而除了地位提高,武道科學直接成為直屬三大部之一,其實這才是昨天那幫人最損的地方,他們將武道科學變為自然科學下轄的第十一部,那不就相當於是科學的分支了嘛……那麼武道,自然就不該對現行的自然社科綜合下的科學社會有什麼衝擊嘛。

除了對武道細分更多領域之外!武直委更是直接照搬以前的各類帽子的搞法,給武道研究添磚加瓦!

在昨天就有的面上之外,另加了二十項傑出人才專案;兩百項青年人才專案;而經費更是分別高達五千萬和一千萬;而在這兩個單人專案之外,還設有武道教學創新團隊與領軍人物,計十項,經費更是多達兩個億!

即使是沒變的面上,也把預計立項一千項,加為兩千項……

楊東望默默算了下,教育部原計劃的二十億;一下子被武直委拉到了九十億……這幅度,也只有財大氣粗的武直委能搞得出來!

雖然自科基金的經費去年有三百多億,武道科學部看起來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但要知道,他們現在才剛剛完成了五分之一,即使五年後的師資不是五倍增加,但想來三倍也總會有吧!

這還是武學院辦學的模式,不發生改變,也就是他們培養的還是這種純武者,而不是和其他行業交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