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 武道大行於世,該走什麼路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說起來複雜,但要是用哲學的觀點來說,就是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覺醒功法只是和覺醒者覺醒時是完美契合的。
一旦覺醒者,修煉進步之後,這個契合就會慢慢被打破……雖然從整體來說,就這一點點的不契合,仍然是優於那些修煉別人功法的情況……
但終歸是出現了不合時宜!而楊東望對葉靈的功法改進,就是隨時幫她調整這種狀態,自然,多進入幾次她的身體,也是免不了的。
至於同樣是覺醒者功法的吳邪、梅進和陳定,在楊東望再一次改進時發現,中低品級就是中低品級,怎麼改都有限度……
當然,這也可能是他的底蘊還不夠深厚;畢竟他雖然記憶很多,但能融會貫通的可不多……
最後在徵求了他們的意見之後,楊東望給他們換了自己準備的後天境功法,九陽真經的第一部分,真陽訣。
只不過真陽訣是一部開後天十脈的絕世功法,而他們三都已經過了開脈定基的過程,最後楊東望只能根據他們已有的開脈情況削減後面的部分,所以最後陳定、吳邪,算是用的半部真陽訣,而肖起則是八成……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知道,一部主修功法,並不是每一個修行者都能修成,當然,也沒說要必須完全修成……
就比如,武者有一門十脈功法,但資質所限,怎麼著也就只能打通六脈,那你能說他就不練了麼?
當然不是,只不過是練了個半吊子而已;真氣屬性、威力什麼了差多了而已!
那既然改修新功法,經脈數還是受制於以前,那為什麼還要改呢?
這主要是為了後面奇經八脈期……說到底,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雖有聯絡,但更多的還是兩個獨立體系,不然為什麼要分開呢?
而一門高品級的功法其實它包含的並不僅僅是經脈、穴竅的組合路徑,更含有怎麼更有利的去打通它們,以及怎麼運用它們,是含有諸多開脈技巧的……
而且是不同的組合,就需要不同的技巧……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一本專門的通竅手冊之類東西的原因……反正楊東望是沒發現……就是不知道用科學研究武道之後會不會出現……
想來是會的,就像用科學、院校體制來培養中醫師一樣,只不過這種標準化、一體化,卻不是能適應每一個人的……最後也就只能是會兒不專了……
但又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對普及化、規模化是極其有用的,楊東望想著未來的武道估計也就是要走中醫之道的路子了……
而,自從這些人得到楊東望傳功或者傳法之後,他就明顯感覺到他們與自己更為親近……甚至有時他都覺得這些人是不是跟江小魚學的!
至於江小魚,這個楊東望唯一的法定弟子!
在搞了小一個月裝修之後,就被楊東望抓到了天武宮,當起了肖起的助教!其實就是學生,只不過學生名額、資源畢竟是朝廷的,所以為了避免麻煩,換了個名字而已!
不說,楊東望對時局的擔憂,其實這段時間他們內部也經常一起討論未來的武道最終會是個什麼樣子……
雖然現在一開始,或者出於生存需要(變化的外部環境、內地及海洋的變異獸)、又或者是因為武者前途好(朝廷需要),武者收到大家的追捧……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生存需要,只消一代人過後,在新時代出生的人天然就會適應,這是已經得到了證實的!
只要在大災變時,孕婦的胎兒還不到8個月,那麼她們生出來的嬰兒就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
專家推測新生兒適不適應,應該主要是和他們的肺部器官有關,因為八個多月時胎兒肺部發育,開始自主呼吸,所以只要這個時候是在新時代(大災變之後)進行的,這個胎兒就沒事……所以其實環境的變化對於人類已經不是那麼可怕了!
當然,這裡也僅僅指適應環境活下去而已,外界那些變異獸、變異昆蟲還是他們的天敵!
至於朝廷的需要,這個楊東望早就說了,這只是一時的,一旦需求飽和,武者同樣會出現過量、過剩問題!
但是不是就因此覺得武道沒前途沒必要了呢?
當然不是,它本身就是一個個體強化之道,是人類個體的最本質的內在需求之一……
關於這,只要想想以前那些執著於健身,或者說什麼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就能明白武道的發展,是有很好的基礎的!
但就像楊東望以前說的,這隻能誘發底層武者的井噴!與高階武者沒用!
所以他又透露了武道與延年益壽的關係!要知道追求長生一直是華夏,歷代先賢,歷代帝王孜孜不轉的追求,而且越是高階武者效果越明顯!
但同樣的肖起他們也表示不同意見,他們認為能把延年益壽當做追求的武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追求人間煙火的!
所以他們認為武道的未來,要想大昌、大行於世,必須要要煙火味,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這個角度來說,武道對於強身健體的作用比延壽的作用更重要!
雖然楊東望不太同意這一點,他一直認為武道可以長生,這才應該是武道大興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