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武道、醫道、中醫(第1/2頁)
章節報錯
複試、開學典禮的結束,標誌著新學期正式啟動。
初八,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早上楊東望一直等著曹韻第一節課結束才帶著她一起來到學院,昨天他已經讓肖勤幾個和梅進、楊西一起來學院。
一樓醫學研究室,陳然副院長帶著他的四個助手劉飛雲、李海龍、陳莉汐、陳暢妮已經在開始檢查了。楊東望、曹韻進來的時候,肖勤幾個已經在檢查了……
至於具體查什麼,陳然早就跟楊東望商量過,時間允許、條件允許,現在科學可以檢測的儘量都測上,建立一個最基礎的身體資料庫。
“以前沒想到這些,即使有檢查過,也都不成體系……”肖勤見楊東望在和陳然說檢查專案及目的,不由得插話道。
的確,即使現在他們三在楊東望這裡檢查,但都已經是武者了,沒有還沒進入武道時的資料,也很難判斷他們進軍武道後的增幅。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力量、速度這些還有一定的記錄的;但像楊東望和陳然商量的比如身體各部位血流速度、動力;各器官的活性;骨骼密度等;以及各種觀感能力;以前誰會想到將他們記錄下來,好做比較?!
當然,在年前楊東望一提這個想法,就引起了特事部的高度重視,現在他們部裡也在開始做這些了……
而據肖勤所知,帝都兩校也有這方面的準備,畢竟相比於地方七大,他們的經費無疑充足得多!
只不過,由於是新鮮事物,即使是楊東望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至於具體怎麼做,他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其他各處在跟進的,也就都是各玩各的。
對於這些,楊東望自然是知道的,他倒沒有別人抄作業的想法;畢竟武道大規模推廣之後,肯定就不能只憑經驗教學,終究還是要走向正規化。
當然,他並不是覺得經驗教學不好,事實上,真正的武道傳承最後都是靠的師徒這種經驗傳承模式。
反而是學院這種規範化的大規模教學,難出什麼大才!
這一點倒是和華夏的國粹中醫學很是相像!
不過,規範化、學院化,雖然教的都是一般大眾化的知識,但它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至少在擴大影響力、增加學習者基數這一點上就是師徒制所無法比擬的!
所以說兩者協同才是王道;楊東望可不想武道最後也走了中醫的老路!
雖然他知道這是他杞人憂天,畢竟武道對習武者本人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可不像中醫只是多學了一門技藝而已!
但這不妨礙,楊東望在武道教學上引入科學化手段不是……
“肖處長几人以前的資料缺失比較嚴重,但從僅有的資料也能看出,也要比武道網上的那些覺醒者強!”
“哦,你們從特事部帶樣本資料來了?”楊東望一聽陳然的意思,就明白肖勤三人不僅僅是為私事而來。
“是的楊教授,師父知道您的想法後很重視,就交代特事部要全力支援,我們內部也在做長線跟蹤,但主要集中在後天、先天之中,但從普通人到武道前期的變化,還是要靠您們幾個武道院校。
現在是帝大、九州再加您這裡都準備開展,後續其他院校估計也會跟進。我這次來除了想向您請教以外,也是來送我們對全國覺醒者、武者採集的大資料的!
當然,說是全國覺醒者,其實也就是進入朝廷部門的那一半里的志願者吧。而且……給您們院校用的的只到中期氣海境。”
“足夠了,畢竟武者身體的資料無論是對他們本人、還是朝廷都是機密;蕭部長能給我們這麼大的支援,我已經很感激了……再往上,我是不想的,不說其他,我自己都不願意把自身的資料交出去……是吧!”
“多謝楊教授理解……武者中前期,基數大,重要性相對來說會低一些,再說我們又不是把資料和人名對應著的。自願交出資料的武者、覺醒者都會自己起化名的。”
“還是你們想得周到,我還正想著這個問題呢,我們也要開始採集資料了,雖然說學生們都還是菜鳥級別,但也要尊重他們的隱私不是。”
“楊教授真是太愛護學生們了,不過學生在學校留檔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只要不讓它們流到外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