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思考楊東望的提議是否可行、能有多大利益的武直委眾人倒是沒想到,局外人的劉市長會說出這番話……

而楊東望雖然剛才肯定是沒這個想法的,他也只是即興發揮,不是老謀深算。

但被人家劉市長這麼一說,似乎隱隱約約感覺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提議了。。不過,當下還是趕緊謙虛道:“額,這個我可不敢當,再說,祖宗什麼的那都是過去的,哪能和未來搞在一起!”

“為什麼不能,佛門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武道為什麼不行!

要我說,我們的傳統得改改,哪能只想著思古,更要揚今啊!

看看人家諾貝爾,就只獎勵還活著的!我覺得這才合理。”楊東望倒是沒想到劉市長這麼堅決,不像是隨口一說的意思。

再看他的神情,楊東望驀然驚醒,這事兒,他自己無疑收穫最大;但要是真成了,江城無疑也是大賺……不過,這就不符合朝廷的利益了……”

只看,明白過來的李、王、孟三人默不吭聲就知道了……而且從內心楊東望也不想去要這個名,那是當世聖人,不說必須是朝廷的宗師、頂尖宗師才能有的地位。

而現在看來,也就只有蕭部長才能德才相配!更關鍵的是,真要被頂上聖人的位置,那就要名副其實。

他自己清楚,他是一個私心很重的人,雖然出於愛國、初興、或者其他目的,他能做到不過於藏私;但真要他大公無私,他肯定做不到。

那這樣,以後只會名不副實,甚至成為沽名釣譽之輩,這就不是他所要的了!

所以與其以後被名聲所累,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這個名聲!

而且,這個社會會道德綁架的人太多了,他可不想以後被……

“劉市長說笑了,我何德何能與蕭部長相提並論,更當不起諸多流派的共祖!

再說,就算以後拜了這兩位武道共祖,每一脈也都會有自己的始祖……說到底,共祖也只是個名譽祖師罷了……

我們是半道出家,但據我所知,特事部裡有的是原先的武林世家、門派存在。難道說他們以後拜了二祖就都是一個門派了?”

孟世民主任見楊東望現在還沒起這個心思,心裡懸起的石頭暫時是落了地,馬上說道:“楊院長說的是……就像您說的,就算這事兒真成了……我們也絕對不會以此名義去摻和別人家的事,蕭部長就更不會……

只是想讓大家以後瞭解銘記、朝廷在武道初期的貢獻,這是愛國主義教育,但也僅是教育。”孟主任的擔憂就在於,其實也是說到底,劉市長的說法很有說服力,要是楊東望下午說的那些理論真的可行,那他對武道的貢獻就太大了……

但他不入帝都,不入武直委嫡系,終歸只能算是地方勢力。

要是以後楊東望的提議真的實行,而他又佔了一席,以他表現出的實力和比蕭部長還年輕、自由的優勢;

那以後華夏的武道中心、聖地就不是帝都唯一了,這終究是於國不利的……

見楊東望自己都不感興趣,劉市長自然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其實他之所以這麼提,江城的發展只佔了極小的部分,這倒是和楊東望理解的有出入。

畢竟現在的大漢官制,他劉啟元不可能在江城待一輩子的,而即使楊東望有這個心思,也不是這幾年就能達成的,所以這件事對他來說,於他在江城任上是沒大多影響的。

劉啟元之所以想把楊東望推上去,更多的是出於為自己的後人考慮,在當初他力挺楊東望爭取西南片區武學院,國家隊名額時,楊東望就答應過他,以後會收下他的小孫子。

雖然現在由於年齡還小,但既然雙方已經口頭達成一致了,這事兒就是板上釘釘的……那麼楊東望這一脈越顯貴,他的孫子以後也會受益不是?

名門出身,無論在哪個時候都是一種資源……

拜師之事到此就結束了,江家人雖然付出了一座可能價值數億甚至數十億的莊園;但也收穫了寶貴的武道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進入武道圈、頂級武道圈的資格,而且楊東望這個師父在武道上的地位也有些超出他們的預料……

雖然最後的時候好像沒有掙贏,但就從朝廷來人沒有直接否定,而是婉轉回旋就知道,楊東望是有這個實力的,沒成無外乎其他方面的因素。

這一點,作為一個還算成功的商人,江少泉還是隱約明白的……所以總的來說,他們是賺大了……

畢竟誰都清楚,將來的世界,一定是一個科、武並存的新世界,而更講究個人的武道,無疑更能吸引人。

“楊院長,我們也該回去,不知道楊院長能否相送一程!”這時看了看手錶的李木宗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