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對死海事件知情的人,倒是沒想到裡面還有這些曲折;更沒想到楊東望早就洞悉了那些東西更深層次的影響……

而不知情的人自然是一頭霧水,但也隱隱明白,在楊東望他們西征之時,估計朝廷面對西方是吃了大虧,而且應該是因為王正軍宗師的緣故……

“已經發生的事,再想也沒什麼意義!我想朝廷應該密切關注了西方最近的進展?有什麼發現麼?”

“肖勤他們去的,他們已經瘋了!但至於結果還不知道!”

楊東望倒是沒想到,去磨礪武道的肖勤居然又去幹了這麼一單……但很明顯,西方在竭力發展,不顧一切代價!

“是啊!瘋不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這種決心!一旦證實有效!那他們只會更瘋!他們的祖輩就是一群強盜,難道後代會是紳士?無非祖輩已經搶的夠多了!現在不用當強盜了,所以裝出一副紳士的樣子而已!

但現在他們又將面臨著祖輩的境況!大世之爭,還會裝紳士?怕是迫不及待的露出強盜的本來面目吧!”

“楊院長對他們的剖析真是一針見血!可惜國內總有些人被他們的燈火酒綠、紙醉金迷所迷惑,覺得他們是文明的燈塔!是天堂!”

“自尋死路的人管他作甚!

“楊宗師只算半個(朝廷的人),可以這麼說,我們不可行!不過朝廷大興武道的意志,楊宗師不用懷疑!”孟主任說笑。

“這我明白!從朝廷對我們院校的支援我能明白;至於名額,無外乎你們幾大部近期急速擴張,資源有限罷了!”

“您能理解朝廷的難處,真是太好了!院校的擴張,將是接下來的既定國策!

最後希望建立小初高大學一體化的武者培養體系!”這是孟主任第一次透露朝廷在教育界的戰略!當然,應該不是什麼秘密,不然不會當著這麼多人講出來;而至於以前楊東望不知道,無非是因為這跟他關係不大……

“小學不可取,正常來說武道築基至少要等到二次發育,初中吧!”

“哦,楊院長是如何知道的?”

“武道築基。開脈化氣。那都是煉精化氣!你都還沒發育好!哪來的精!所以推廣歸推廣,但不要揠苗助長!這是我的理解,其實很好證實的,我是從這次大災變覺醒武者的年齡分佈得出的結論,朝廷可以再仔細研究下!”

“這個資料,我們倒是知道,但還沒想到可以用來指導教育……”葉掙說道。

“那既然朝廷決心已下,當前只是因為受限於資源窘迫的特殊時期!那我們就要做好接下來的準備!

我說了,大世之爭,靠的是尖端武者,比如現在的宗師!當然,要想源源不斷的誕生宗師,龐大的武者基數更為關鍵!

近期我們朝廷很是出了幾個宗師,彷彿一月幾個還不錯,但其實這是前期厚積薄發的過程;

現在看不出什麼,我總覺得至少要過個兩三年,我們才能大致得出,普通人進入武道,武者後天入先天,先天晉宗師的這個機率,從而才知道我們大概能出幾個宗師這種!

但無論這個機率是多少,增加基數都是沒錯的,也是最有效地手段!

那麼回到我最開始的問題;當民眾武道築基之後,可以適應新環境了,能有多少人會繼續在打打殺殺有生命風險的武道上拼搏呢?

我說句不好聽的!我們不能把武者比作以前的軍人用!我發現,就因為我們最早的武者幾乎都來自軍方,所以這種想法很濃!”

“楊院長為什麼會覺的這樣不好!”

“我還是拿以前的這個情況做對比,無論朝廷給軍人多高的尊重,多好的待遇,參軍入伍宣傳做的多麼好!

但是當兵從來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職業之一,雖然有它需要名額不多的原因。

但就沒有民眾覺得軍人危險,不願意的這個因素在裡面嗎?我們不用說假大空的話,實事求是,這是不是一個因素?

即使是現在我們把軍方擴大到軍特武都,它的本質不是一樣麼?唯一不同的是現在朝廷下令少府國企、官府對武者有照顧,但這兩塊又能吸收多少人?

那剩下的數量龐大的堪堪入門的低端武者,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修煉下去呢?

武道需要資源。如果他們從事的工作,並沒有因為練武而增加優勢,那練武對他們而言就是大大地增加了生活成本,擠佔了生活時間,但卻只剩下一個強身健體。

雖然我們總是說健康是第一位的,但誰都知道那是哪個階層的人說的,廣大底層民眾,他們從來都是覺得生活、掙錢才是第一位的。

這樣的話,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從事武道呢?而沒有內驅力的武者,他也永遠達不到很高的武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