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子?人皇?玄門扛把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皇的大秦帝國也隨著太皇入滅而陷入分崩離析之境,所以雖然太皇為人族擺脫神魔作出了傑出貢獻,甚至付出了生命,但由於戰爭最後被百族摘了桃子,人族並沒有利益最大化。
所以太皇在後世褒貶不一……恩,這在後世,天、地、人三皇,妖族東皇、天庭之主、甚至祖龍始皇帝身上,都有其影子。
楊東望表示他已經大概摸清這裡面的規律了,也隱隱約約有了些猜測……
爭霸戰的結束,使百族尤其是人族覺得大夥兒不需要實質性的領袖(人皇),只需要精神上的領袖(聖地之主)。
故而帝國模式僅僅曇花一現;大陸又恢復到宗門、族群、王國共治時代……
當然太皇之後雖有幽皇、古皇極力維持,但他們的人皇之位已經不被人族其他勢力承認,自然也就不再是人族共主了,僅僅是大秦國主罷了。
除了第二、第三代的幽、古兩位還保留著人皇尊號外,後面的大秦國主是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稱人皇了。
當然這也是他們修為比起前三代(太、幽、古)差的太遠的原因……
原來不是、是個國家的皇帝就能稱人皇的……嘿,封神裡說殷商之後無人皇,只有周天子,是不是就是這一段?
天子,嘿,再牛逼,還不是要給人當兒子?只不過是找的老子更牛逼而已……本質還不是一樣的……人皇才是真拽,霸氣側漏……
可惜,真正的人皇就只有一代、苟延殘喘都算的話也才三代……看來即使是上一個紀元的人類,也改不了不喜歡被人管的本性啊!
在合道仙尊缺席了整整七萬年之後,宗門共治時代的新任扛把子——超級宗門玄門,因為沒有合道鏡,所以不敢稱聖地。
玄門之主林觀,終於打破了七萬多年的零證記錄,再次合道稱尊,而且他是以劍道合道,其隨身佩劍即為三大造化法寶中的最後一件滅天劍……
故而在那個時代,林門主不僅是境界最高,同時也是戰力最強的存在。
劍壓當世,舉世披靡,一舉將人族推上頂峰;當然也將玄門推上了聖地寶座……
恩,他的性格、行事作風裡,楊東望看著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人名,不錯,果然是通天……而林觀也被後世稱為劍祖……
林觀的出現是玄門盛世的開端;在他證道之後五千年,其大弟子易子,以易道合道。
而在易子千年的修煉生涯中,得到大夢真人遺留法寶玄天塔可以說是其命運的轉折點。
不錯,玄天塔的第二任主人是玄門林門主的首徒、玄門的二代目易子……就為這大日宗和玄門甚至開戰過。
不過,很明顯只是自取其辱罷了……此戰過後,大日宗聖地光環不在,後來逐漸沒落。
易子,河洛圖書,龜甲八卦,真行,一網就將帝俊、伏羲、周文王等大佬打盡。
玄門的盛世在玄門之主的小弟子,石橫證道之後,達到最頂峰。
雖然沒幾年,林門主就入滅了,但一門三仙尊、一門雙尊還是猶如大日照世,無人可試其鋒。
那是人族最輝煌的時代……
那是百族包括神魔的末日黃昏……
自此,人族獨尊天下,神魔絕跡;百族沒落,後逐漸演變為妖族……
而石橫,這位六仙尊最末的人物,雖然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幾位人傑。
但當時誰也沒想到在後世他是會超過三生、太皇,乃至其師林觀的最傳奇仙尊,也是玄天塔裡留下記憶最多的人。
石橫是當時仙道中最重視肉身修煉之人;仙道之後的武道紀元,基本都是源自他的功法、理念。
故在武道時代,他是仙道六尊中最知名的;被稱作武祖。武祖。武……之祖!
其獨創並傳下的八九天功、六道輪迴天功、不滅經、雷道四絕天,以及各種寶術(鯤鵬寶術、真龍寶術、神凰寶術、雷帝寶術、天角寶術、麒麟寶術、雷天雀寶術、狻猊寶術、太古朱雀四擊)等等。
均是武道時期人們夢寐以求的絕世寶典,各種寶術更是成為妖族武道功法的起源。
人族學自神魔,妖族卻又來偷師人族;大家都是好學生啊……
看到那一長串在洪荒中、神話中,耳熟能詳的神獸、聖獸、靈獸、妖獸、瑞獸,楊東望恍然,原來最後的這位才是真正的大佬,他不是在壓軸,他是真的軸!
……
為什麼好好的仙道時代又出來個武道紀元呢?楊東望整理到這裡時也有些疑惑,但卻也隱隱有了些許猜測……
要弄清這段仙道到武道的歷史演變,就不得不從仙道世界時的修行體系說起:
當時的修仙界最開始僅有三大境界,從高到低依次為合道境;煉神境;練氣境;
而後人們覺得太過於簡單,沒有區分;就又細分出合道境、(洞天境)、元神元嬰境、金丹期、築基期、練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