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連兒皇帝都不如了麼?以元輔的睿智,怎麼可能?

地龍王見朝廷沒有正面回應,也大概明白了……暫時倒是很安靜……

而洛城都市區周圍的幾個都市區(朝歌、汴城、南陽)卻不管那麼多,現在已經開始向那邊轉運垃圾,讓楊東望當時一陣好笑,洛城以後的支柱產業就是垃圾處理了嗎?

不對,他們不是處理,最多是個垃圾收集、轉運地。

江城的垃圾肯定是運不到洛城的,划不來也沒那麼多運力……據楊東望瞭解,現在的做法是先分類,然後根據情況再處理、利用。

在大災變前江城在垃圾分類方面就做的極好,全國領先水平。

大災變之後在劉市長的統籌規劃下就更好了,比如垃圾中的工業廢渣,以前無處安放,都是堆在城市外圍,現在大災變造成了地質大變,深溝裂谷隨處可見。

這些裂縫對人們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不便,所以市府就出臺了新的道路規劃,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利用工業垃圾填平它們,也算一舉兩得……

而生活垃圾中除了廚餘垃圾之外的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由於新時代生活資源的緊張,回收再利用的利潤大幅增加,從而使得從事垃圾回收的企業大大增加,其各項技術也是大幅提升。

雖然現在都還是些小微企業,但楊東望相信,有利益就有做大的可能,未來出現從事垃圾迴圈再利用的環保類大企業也不是不可能。

至於廚餘垃圾,先不說現在糧食浪費現象已經大為減少。

各大國企也是積極進入廚餘垃圾處理行業。

在新領地,除了靈魚、靈蝦這些民眾能理解接受的新物種,各種新發現的微生物、草本、植物、乃至礦藏都能對靈氣的迴圈再生起到作用。

簡而言之就是這些物種所在的地方,靈氣更加純淨、清新……

而餵養它們中的微生物需要大量的廚餘,這點其實與地龍王的作用很相似……據說地龍王的子孫們也會使得土壤更肥沃、靈力更充足,所以在冒險者大規模撤離大裂縫後,就有好幾個大型國企入駐,在裡面開闢靈田……

也正是因為此,對於地龍王的提議,其實還是有些人偏向於合作的……只不過現在大家主要還是以安全為先……畢竟經濟建設再怎麼重要,也要在國家安全之後……主次不能不分……

楊東望倒是沒想到,大災變居然大大促進了垃圾回收再利用這一行業,不過心裡更為國家、朝廷點贊;即使在大變遷的時代之中,也能抓住每一點有益的……

就像昨晚新聞裡說的,新時代的變遷對每一個行業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會不會、能不能在這次變革中抓住機會、突破自我、從而完成新生……

既有像房地產、垃圾處理這樣找對路子完成轉型的;

當然也有像保險這樣幾乎被掃入垃圾堆的……

窮則變、變則通、他們教育界不也一樣麼?

楊東望想著……

……

看著車外越來越稀疏的人煙,楊東望知道他們快到城市邊緣了。

雖然說,現在的江城都市區號稱,輻射方圓五百公里,但事實上廣大的輻射外圍區,人煙是極其稀少的。

朝廷根據各一級都市區的實力、人口給每個都市區的三駕馬車下達了不同的命令;像他們江城都市區就需要負責方圓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南北、東西各500公里)內的安全……

除了華東、中原這些精華區,有些大都市區由於距離較近,面積不夠之外;四十七城負責區加上邊疆軍隊駐紮區,以及國企負責的資源區,這才構成了朝廷現在實控的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廣大領土……

事實上,三千多萬人口的江城那裡需要二十多萬平方公里這麼大,只不過朝廷下了命令,那也只能號稱江城方圓五百公里了……大家都一樣……

楊東望雖然自忖實力不低,但帶著一車的婦孺兒童,他也不敢妄自尊大,所以就在城市的邊緣,選擇了一個平坦的地方,旁邊有樹林、有草地、有大河、也有河灘,看著倒是好一派自然風光。

今年的江城跟前幾年一樣,過年的時候就已經立春了,所以天氣較為暖和,在太陽的照耀下,居然有近二十度的室外溫度,所以倒是不用擔心外面特別冷。

楊東望剛停好車,兒子果果和外甥子錫就迫不及待的要下來玩了,楊東望趕緊跟著他倆一起下車。看著外面盡是幾十米高的大樹,鬱鬱蔥蔥,還有寬闊的大草坪,兩娃兒都覺得特別興奮。

當然,楊東望是不敢讓他們現在就過去的,沒有檢查過,誰知道樹上、草裡會不會藏有什麼特別厲害的蟲子什麼的。

他只能先將他們帶到了小河邊,河邊有一個碎石灘,一覽無餘。安排好他們之後,楊東望先是用靈識好好掃射、檢查了一遍河灘,確定沒有什麼危險之後,就準備自己先走一遍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