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次招生考試時間是比較緊的。

他們這些地方學院還好,大家根據各自情況做了些針對性部署。

但帝都的兩所全國性大校就有點難辦了,時間緊不說,還被地方學院盯著。

慢慢來的話,怕被地方學院搶了先,失去了最優生源。

搶時間的話,又怕各地學子趕不到帝都,從而讓全國招生成為了笑話。。。弄的它們很是鬱悶。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去帝都參加考試,楊東望表示很迷惑,難道是不信任地方各城?

而楊東望他們地方七所不出意料的,默契的選擇了跟帝都兩校相同的招考時間,尤其是身體素質測試。。。大家心照不宣的開始了生源的爭奪。

雖然因為是第一次,大家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學生才是武道中的最優生源,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九個掙得津津有味。

按楊東望的理解,就是大家都玩的這麼起勁兒,誰不一起玩誰就是叛徒。

雖然說二選一,非此即彼,這麼做對學生不公平,但現在的事實是學校少,錄取名額更少。

院校是妥妥的買方市場,完全佔據了話語權、主動權。。。

說實在的,這也就是近十多年國家的蓬勃發展讓廣大人民忘了以前的傷疤事兒了,搞得現在什麼屁事兒就知道打個公平、公正的旗號瞎嚷嚷。

想當年楊東望他們考大學時,報考時就三級志願,一級志願一個學校;不僅能選的學校少,關鍵是每一級志願基本上對應了一個檔次的學校。

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學生衝擊清北大學失敗,那他就只能降到第二志願,上個一般的、普通的大學了。

因為很明顯啊,排名前十的那些名校(他們自己可不認為自己就比清北差的)心裡肯定想,讓你一心只看著清北,瞧不上我們;

現在被清北嫌棄了,又想到我了?

當年是你看我不起,現在的我,你也同樣高攀不起。(因為他們不缺第一志願報考的人,人家不要第二志願的)。

所以他們當年高考報志願那叫一個謹慎,因為選擇權只有一次。。。也差不多是一生一次!畢竟他那時候的高中情況是,越是復讀的學生考的就越菜,都成魔咒了!

楊東望覺得站在大學的角度這麼做無可厚非啊,大家公平競爭,我當然喜歡首先報考我的學生啊。

那些被別人淘汰的,我為什麼一定要要啊。

寧要錦毛的雞,也不要褪毛的鳳,各行當都是這麼認為呀!沒毛病。。。

當然,後來隨著大學教育的逐漸普及,供需關係在慢慢改變,這才漸漸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

但這種現象就沒了麼?當然不會,只是轉移到了研究生考試而已,不過被光明正大的冠上了保護第一志願的名頭罷了。

但這兩種現象的本質,歸根究底是,學生和學校之間,誰佔話語權、主動權的問題,又或者國家到底是支援誰的問題。

楊東望很清楚,至少現在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九大院校的學生名額都會處在被爭搶的位置,他們院校才是強勢的那一方,不愁沒生源。

其實這樣也挺好,讓學生們至少能清醒的認識自我!

正是這種想法與現實,這才有了檯面下的地方七大VS帝二校,讓學生二選一的情形。

從網上公佈的最終錄取結果來看,帝都大學不去說它,它的生源來歷不成問題,不出所料的九成學員都是來自軍特武都四大部門,剩下一成普通考生也大多是帝都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