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院校制度的優劣(第1/2頁)
章節報錯
“也是服了,不過也好,官府部門一直就是就業熱門,再被他們這麼搞,說不定還能刺激學生們的報名積極性呢。
畢竟如果不是想在武道上有所成就,進官府的確比軍、特、武、都司合算、也安全的多。”
“其實,這也是我們還想支援地方高校自辦武道學院的原因。。。你們這九大院校名額太少,也就是起個樣板、示範的作用,讓人民看到國家是大力支援武道發展的。
尤其是朝廷安排清北給帝都雙雄託底的操作,一下子就拔高了你們的檔次。
但實事求是的說要真正在社會上推廣武道,還得眾多的地方高校、大量的參入進來。”劉市長語重心長的說道。
楊東望明白他的意思:“您說的我都理解,我也是支援他們一起進入的,百花齊放才是春,百家爭鳴才有發展,我一個人帶著幾百個娃兒能玩出個什麼名堂。”
“你能理解、支援我就放心了!”劉市長見楊東望語出真心,也是感慨道。
“別少了資助、我的錢就好。”楊東望補了一句。
“你還真是。。。放心吧。朝廷既然把樣板放在了江城,我怎麼也得讓它像個樣子,辦得不好,就你臉上沒光?我也臉上沒光的好吧,是吧,陳校長,我們現在可是一條船上的啊。”
“對、對,這次的九大武道院校就屬我們學校檔次最低,也幸虧是楊院長戀舊。。不然哪有我們的機會。”陳校長聽得出劉市長的意思,立馬保證道。
楊東望一直覺得今天的陳校長尤其和善、極其好講話,跟旁邊的劉副校簡直是兩個極端,令他著實摸不著頭腦。
至於武道學院具體的構架,劉市長表示市府就不參入了,至此,會議也就散了。
楊東望和陳校長則約好明天去學校繼續商量具體的人事安排。
地方院校的事情楊東望沒準備去聽,倒是劉市長最後留他說了幾句,說到了他們地方官府為什麼會支援地方院校,除了為地方培養人才之外。
還因為這是整個社會的需求,如果他們官府不支援的話,這些院校很有可能會從別處尋求資金,然後自己私自建;不要高估他們的敏感性。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就只能先以官府的名義把這個公辦學院的名頭定下來,這樣一來即使他們以後得到私人的資助,這個武學院的屬性也還是公辦的。
他隱晦的說到,朝廷雖然沒有明面上禁止,但其實很抵制民間資金、尤其是財閥資金進入武道教育界。。。比以前更嚴厲。
楊東望知道劉市長是在提醒他,不要跟私有資金有過多牽扯,更不能為了他們的錢,而改變了朝廷培養武者的理念,一定要牢記他們武學院是在為國育才!
這和以前科學時代的產學研還是有點區別的。。。但他也知道,能夠被朝廷提防的資金,絕不是像江少泉江總那樣的百把億,那就是個地方土霸王,朝廷不會放在眼裡。
能讓朝廷入目的,怎麼的也得是萬億大財團,不過這樣的大鱷至少楊東望現在還沒接觸到,劉啟元也只是提前給他提個醒而已。
其實楊東望早就瞭解到了相似的事情了,大漂亮當時不就是被財閥們坑慘的嘛。
所以我們才更要引以為戒,武者,尤其是高階武者,朝廷(對他們)一定要有影響力乃至控制力!
而對於劉市長的好意,楊東望還是很感動的,雖然他做的每一件事他也是獲利方。但楊東望也不能就因此而不感激他了吧。
損人利己固然要不得,但損己利人其實也長不久,能把每件事都能做的利人利己才是最高境界,共贏,才是王道,這也是楊東望最佩服他的地方。
他就直說道,不知道劉市長家裡有沒有適齡子弟來給他捧個場。。。他說這倒沒有,也不合適。
但最後還是說到他有一個孫子,還挺聰明伶俐,跟果果差不多大,希望以後可能的話楊東望可以收他為徒。
楊東望倒是沒想到濃眉大眼的劉市長也是一個老江湖啊,看來隨著武道的復甦,傳統文化也是漸漸開始迴歸,而且也不再是被當做封建糟粕了。
而聽這個意思楊東望也有點覺悟,劉市長其實是在等自己,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晉升宗師吧;畢竟以他的地位,先天級別的武者並不是很稀罕。
除此之外就是,任誰都看得出武道院校制培養不出頂尖武者,這不僅僅是入學時間短的問題。
就是不知道朝廷是如何考慮的。也許比起頂尖武者,他們更關心的是武者普及率吧。畢竟角度不同,看問題也不同。
當然也有可能朝廷根本沒指望在院校裡就培養出頂尖武者,再如何思政教育,院校培養的哪裡比得上幾大部自己培養的嘛。。。或許這才是真相。。。院校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重要,它們最多隻能算是培養基層武者的搖籃,而中高階別的武者以後或許是靠自己摸索,又或者會再拜名師吧。。。原來如此。
“我們很有可能只是在為後面的人當奶媽,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