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小姨一家走後。

對於妹妹、妹夫,本來父母還想著說,是不是也把他們弄到學院來。

畢竟在他們那一輩看來能進朝廷事業單位多好。

而且楊東望連幫著帶隊的跟班兒都帶進去了。倒不是父母看不起吳邪,而是吳邪經常來他們家,大家混熟了,他自己說的是楊東望的跟班兒,還讓果果叫他大哥。

但楊東望覺得自己可以在學院裡面安插自己人,培養嫡系這些都沒事,但是自己的親人進去太多了,終究不太好,尤其還是這種至親。

當然這也主要是學院裡面重要的職位,比如武道總教習、思政教習這些他們做不了;財務他倆又不是專業的;而人事這些先不說學校會不會爭,楊東望是覺得現階段他這個小廟要什麼人事啊。

所以以他們普通人的身份即使進去了也只能幹一些邊邊角角、不是很重要的職位,但這就會出現人重而位輕,這自古以後就不是什麼好事。

他並不是不想給自己人留位子,就像這些其實他就是給自己人留的,但都是給了曹韻那邊的親戚,跟自己不是很親,也就沒辦法借自己的勢,其實主要還是楊東望不通管理學,沒經驗,怕搞得學院一團亂,所以不想開始時就整得太複雜。

楊東望把這些顧慮跟大家解釋了一下,他們也表示理解,尤其是父母,畢竟還是兒子的工作最重要。

但看著妹妹楊西免不了的有點失落,楊東望最後說了一句,“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果果現在還小,我準備先把子錫帶到學院去,放在身邊培養,雖然他現在年齡還不夠上大學,但是我會先把他安排到學校附小學習,然後下課後就在學院裡面跟其他學生一起接受武道薰陶。

這肯定是要吃苦受累的,你們在那兒呢,又會心疼,他呢,又容易分心,所以你們還是,不要經常在那,這樣呢,培養起來也方便一些。”

見楊東望這麼說,他們才放下心來,畢竟無論是父母還是妹妹、妹夫一家,心中都還是孩子最重要。

見狀,楊東望鬆了口氣,繼續說道,“其實對於楊西,陳全你們兩,我有點別的想法,想讓你們在外面成立一個公司。”

楊東望此時,已經有了在外面建立自己產業的想法。當然現在還沒有什麼頭緒,只是已經隱隱有了這個念頭,畢竟他覺得他不可能就是一直給朝廷打工的,這種院校制培養的人才最終都是為別人服務的。

嗯,也是他聽說最近隨著社會的復甦,武道的興起。學院啊,學校啊,這種,畢竟只能使很少數人受益,還都是些少年人。。。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成年人,這些人他們也有著練武的慾望,但是沒有地方,也沒有人指導。

原來的健身房,健身教練這些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所需所求。所以他其實很想讓他陳全、楊西去幫他辦一個私人型別的武道學院,其實就是類似過去的武館的加強版。

而他的這個武館裡面的教練人員呢,他也想好了,可以讓他特戰隊裡面的這些人員來兼職的,這個倒是跟宋局長說過,他說平時的時候他們可以去耍耍,倒是沒有什麼。

當然這個並不是長久之計,偶爾把那些人員拉過來,倒還可以,反正他們也是當個兼職嘛,既釋放下壓力,還能掙些外快。

但是長期、長遠來看還是需要招收一些人手,正好他以後很可能會在學院之外帶一些自己的弟子,主要還是一些親朋好友,這些人呢,很可能自己就是武者,自己指導他們,他們幫著指導武館學徒,是吧,他覺得這主意不錯,幫自己這個師父掙錢不是徒弟應該做的麼?

但具體的楊東望一時也還沒想好,也只能大概的跟他倆說了一下。

最後也只能說道:“別急嘛。等年後再說。你們可以現在江城多走走對看看。楊西最近幾天沒事,正好可以幫你嫂子去把房子看看,我最後去看下就行了。”

。。。

思緒中,不知不覺,都進了學校,快到校長辦公室了。

果然,事情沒有像楊東望想象的那麼簡單,以為有一棟房子,有百多學生、有幾個老師就能開張了,那就真是草臺班子了,哪配的上朝廷給的品級。

最後,在三人團的幫助下,他終於把這個事兒辦妥了。

首先確定的是辦學模式,採用的是他們大學最出名的卓越班模式。

什麼是卓越班呢?以前來說,就是在這些學生大一入學時進行二次遴選,把最優秀的學生(數學成績,因為卓越班最開始就是袁省身先生出資興辦的,他是我朝近百年來最卓越的數學家,所以開始辦學之後大家希望就叫省身班,但他老人家覺得過於招搖,最後才叫卓越班;但大家還是習慣於稱為省身班)集中到一個學院裡面,這就是卓越學院。

這些學生在這裡接受更好的數學教育,但因為他們是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所以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專業課,卓越學院沒法全部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