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三方合作(第1/2頁)
章節報錯
再說籌建學院,用的是學校的錢,又不是他陳校長的。
但若是得了名,比如拿下了國家指定、支援的武道學院資格,雖然這個名主要也是學校的,但對於促成此事的校領導們肯定也是一筆耀眼的政績。
所以只要是領導們還有進取心,還沒有抱著得過且過得躺平之心,他們就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的,果不其然。
從落座請楊東望喝茶開始,陳文定校長就開始跟楊東望講學校的歷史淵源,學校歷史發展中的幾個節點,以及楊東望入職的工程技術學院的事情。
看得出陳文定校長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的。至少楊東望,什麼時候入的職,什麼時候評的職稱,有什麼貢獻,他都知道。
但是呢,終究楊東望以前也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也沒做過什麼重大貢獻,更沒有什麼值得說道的重大事情,所以雖然有劉浩在一邊敲邊鼓,但氣氛始終熱烈不起來。
而楊東望聽著陳校長的話,是說的很好聽,但總覺得他說的不是自己,沒什麼代入感,也就沒什麼感覺。
而看他們始終不進入正題,楊東望都有點急了,就直接說道:“陳校長,您要真找我有什麼事情,能做的我一定做,您吩咐。。。
就是您說的這些啊。雖然我明白您的用意,平時您們可能也是這麼個流程。
但實事求是的說哈,我來的這幾年,是真的沒有得到學校和學院多少支援,您越說我是越覺得這幾年是白待了,不僅耽誤了學校的發展,也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這感情是越聯絡越糟啊。”
陳文定校長可能也有這種感覺,只是沒想到會被楊東望直接說出來,頓時尷尬的說,“行。”
其實這是楊東望的真實想法,他也一直是這麼認為的,他跟學校的關係就是普通的僱傭關係,談感情這些虛的東西,那是真沒什麼好談的,畢竟他在工程學院這七年也沒有得到學校、學院的什麼重視,得到的那一點資助呢,也都是所有老師入職都有的。
而且在他入職的時候,學校已經沒了福利住房。
至於安家費那些,楊東望拿的也只是國內土博士的最低檔,不像人家海外歸來的,一來就是他們的好幾倍,如果是海外名校來的更是他們的近十倍,所以用這些來談什麼感情,想激起他對學校的什麼感恩之心,他覺得只會越談越糟,所以還不如趁早打住。
不然不僅他自己聽著尷尬,估計校長講的也挺尷尬,因為,實在是乏善可陳。
就像現在,他在學院也就一個三人共用的辦公室,連間獨立實驗室就沒有,就像他跟妻子曹韻說的那樣,在學校沒住房,在學院沒實驗室,他對單位是真沒什麼歸屬感,歸屬感都沒,還能有多少感恩之心?
其實上次劉市長明確說會支援他楊東望的時候,他就知道,潛在的意思就是市府認得是他,也就暗示著其實合作的大學可以隨便選。
很有可能在市府心中,他們更希望楊東望最後選擇江城最好的高校,只不過他們拿不準他對現在單位的態度,才沒有明說。
而對於楊東望來說,他倒是哪所都可以,他也是想過這個問題,對學校呢,他的確是只有些可有可無的感恩之心,也就是一個供職、討生活的地方。
但是在學院他還是有一些關係可以的同事,最關鍵的是在學校他還有一些關係特別好的學生,其實學生,至少是現在跟著他搞科研的那些學生,才是他跟學校最大的羈絆。
在自己連間獨立實驗室都沒有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覺得他這個老師沒啥前途從而就此離他而去,不要低估學生們的權衡利害之心,但既然他們沒有走,那他就要對他們負責。若是自己換了學校,他們怎麼辦?
但遺憾的是,在領導們心中,無論是市長還是校長甚至院長,誰也沒有把學生當作感情籌碼,畢竟他們雖然嘴上說著是把學生當親兒子對待,但是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才是大家根深蒂固的真實概念。
沒有誰,會覺得楊東望會因為跟幾個學生的關係從而就鐵下心選擇留在學院、學校發展。
當然楊東望也只是說有些感情,並沒有真的說就會因為學生的關係就一定要選擇現在的單位,說到底最後還是看學校給出什麼誠意,但只要跟其他地方差別不大,楊東望還是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環境的,但他現在是不會把自己的這個心思表達出來,不然就會被別人拿捏住。
畢竟爭取利益的機會也就這一兩次,他還是要把握住的,這個頭開不好的話以後只會麻煩不斷。這一點他雖然不從政,但還是知道的。萬事開頭難!
要是讓他們知道了你非此不可,那楊東望就再也沒了主動權。
“既然楊教授你這麼直接,那我也就直說了,學校和我本人都希望楊教授你、我們校方、再加上市府的劉市長,我們合力向朝廷向國家爭取組建武道學府,除了兩所純武道大學,因為必須建在帝都,我們是沒辦法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