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武道築基(第1/2頁)
章節報錯
算了,自己有時候真的有點多事。
楊東望回過神兒來,也覺得今天下午的自己有點兒奇怪,跟以前的性格有點大相徑庭,自己以前可都是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
難道是覺得自己現在已經走過修身、齊家兩階段了?
就想著要治國平天下?
還是想著要達則兼濟天下?
這飄的是不是有點太快呀!!!
還是老老實實的逛網站吧。
雖然楊東望已經過了武道築基階段,也自覺小寶塔給他搞了身體改造肯定比這影片裡的武道築基強,但看看總是好的,畢竟是國家集體的智慧。
而且就算自己用不著,現在也還沒打算帶徒弟,但等子錫來了,外甥總得自己教吧。
築基影片還配有電子書,就是那個一半中醫、一半西醫,再夾雜著些許道經的電子書。
楊東望當時也就掃了一眼。這次打算好好學習下,補充補充自己的基礎知識,多積累點底蘊。
“武道築基:透過築基拳法,磨練全身肌肉,當練到可以整勁合一,達到對身體的絕對控制,從而精滿自溢,在十二正經的某處衍生內氣,即為整勁化氣,氣開經脈。
從而武道入門,又稱為後天初期(開脈化氣境)”。
總綱之後是大篇幅的中醫經脈學說、五行學說,這算是為中醫正名了;讓學徒們不自覺的認為學武先學醫(道)。
當然科學健身、均衡營養等也都有。
所以那些認為武者都是莽夫的可以洗洗眼了;
認為學武就可以不用好好讀史、好好讀書的也可以洗洗睡了。
學武學得好的,必定是文武全才!
築基的具體內容,楊東望大致總結了下;
宗旨是強身健體,具體可分為兩步:
第一步,鍛鍊肌肉,強化筋腱,骨骼;增強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
第二步,強化五臟六腑,如練習長跑、游泳的呼吸法,可大幅增加耐力、心肺及消化能力;
肌肉篇裡說道,人體肌肉眾多,但並不是在築基期都要煉到,需要鍛鍊的主要是能受意識支配的肌肉,在西醫裡這東西叫做隨意肌,而在武道里則被命名為有效肌,楊東望大概瞭解了下,就是以前健身教練喜歡顯擺的那些,比如胸大肌,腹肌什麼的;
至於另一種肌肉則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肌肉,叫不隨意肌,比如運送食物入胃的肌肉;還有一種為心臟所特有的心肌,這些肌肉在武道築基裡不用刻意去練習。
楊東望大概明白為什麼這麼分了,武道築基,畢竟針對的是連武道入門都還沒有達到的初級學徒,這個階段也就是以前的科學健身的加強版吧,所以它能鍛鍊的部位是有限的,為了好聽,我們說我們只鍛鍊這些,其實是隻能練到這些。
至於後面那些心機什麼的,學徒們不想練嗎?
當然想啊!
只不過在武道築基時期練不到而已,他們沒那個本事,所以武道築基意思就是科學健身,嗯,超級加強版。
楊東望表示,懂了、懂了。
至於那個什麼呼吸法,聽著還挺高大上,但是據他估計就跟那些長跑運動員的規律呼吸法一樣,幾深吸幾淺呼、幾淺吸幾深呼這些,只不過不知道隨著武道的逐漸進步之後,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變化。
但武道築基的內容並沒有像它的名字一樣聽著這麼高階,倒是讓楊東望明白了一些,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覺醒者)直接跳過了築基,直接進入了開脈化氣階段。
原因就在於武道築基並不是武道入門(開脈化氣)的必要基礎,但是國家為什麼要把這個階段提出來,而且給了這麼個名字?
楊東望猜測這個築基過程很有可能是影響的,是後面的境界,比如說武者的這個上限。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最重要。
並不是說基礎打偏了,我們就不能蓋樓,而是說不能蓋高樓。
楊東望越想越覺得他這個猜測是有道理的。
所以並不是說你不築基就不能夠武道入門,如果築基的作用僅僅是這樣的話,楊東望反而覺得它沒有什麼重要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