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南國 第一百三十章 當皇帝(第1/2頁)
章節報錯
玲瓏巷的巷子口有一塊碑,碑上面的字讓張不周頗有穿越回去了的感覺。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這麼先進而準確的理論,提出的人自然是南唐那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開國君主,李鷹顧。據說當年青州城固步自封,不與外交流,是大成王朝出了名的窮地方。不過這裡的百姓卻是民風彪悍,是重要的兵員來源。李鷹顧當年選任青州刺史,肩上擔負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徵集兵力,彌補大成王朝兵員的戰損。手握徵兵大權的李鷹顧,堂而皇之地收攏了極大的勢力,不過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位李刺史不想和苦心孤詣的趙陵一樣,為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成王朝做一位辛辛苦苦的裱糊匠,而是乾脆利落的另起了爐灶,建立了南唐。
李鷹顧的行為,在當初的大成王朝和趙陵等人的眼裡,自然是大逆不道,是反叛,因此才有了青州水戰的慘敗,也就是李煜所說另有隱情的那場戰爭。只不過,現在已經是凌國了,要是真的計較起來,南唐只不過是在大成身上剜下一塊肉,趙光等人則是將大成徹底踹倒在地,還奪了人家的命。相比起來,凌國做的更過分。這也是現在凌國和南唐可以和諧相處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都是亂臣賊子,誰也別說誰。
張不周對李鷹顧的真實身份越發懷疑,這八個字看似簡單,但在這個世界的文化背景之下,商人可是最為低階的存在,而追求錢財更是會被讀書人,被君子們看不起。李鷹顧先為一州刺史,後為一國之主,居然毫不掩飾自己對商人重要性的肯定,對財富的追求,可以稱得上是離經叛道。
見他盯著這塊石碑看了半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驚蟄上前道:“公子可是覺得哪裡不妥?”
張不周回過神來:“沒有什麼不妥,老國主說的這句話,我是再贊同不過了。老國主有如此見識,也難怪南唐能在亂世之中迅速崛起。”
驚蟄道:“公子好見解。據傳,當年老國主寫下這八個字後,遭到了青州城內的名士清流的一致貶低,指責他不施教化,毀人不倦。老國主不愧是一代人傑,他行文三篇,和這些清流展開了一場大辯論,並最終取得勝利,結果就是將城內所有的文士都收到了手下,成為青州城大興教化的重要力量。”
張不周也是點頭表示肯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可是自己那個世界都公認的真理。無論是農還是商,都是整個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的。
玲瓏巷不愧是南唐第一鼎盛大街,還沒進去街巷內部,就已經可以感受到盛況了。沿著街的兩側,擺滿了售賣各式各樣商品的攤位,除了南唐的特產之外,還有來自整個大陸各個國家的珍奇稀罕之物。南唐不愧是最為包容,最寬廣的國家,從南詔到西涼,都有商人在這裡經營,剛進巷子不久,路邊一個佔地甚廣,裝修極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奢華的鋪子,懸掛著極其張揚的“凌”,“襄”二字大旗,這便是白照口中日進斗金的寶鋪了。
眾人進去轉了一圈,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物品,唯一值得稱道的,便是比凌國境內要貴上不少的價格。張不周看白露拿起一支金玉簪子在頭上比劃著,忍不住笑道:“你們是不是傻,都好不容易出國了,還買家鄉特產。當然是挑沒見過的買啦。”
那店鋪掌櫃的聞聽此言,湊上前來拱手道:“敢問這位公子,可是姓張?”
陸升極為警惕,隱隱攔在張不周身前,冷冷道:“你是何人,不要亂問。”張不周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不用過於緊張,“我姓張,你有什麼事嗎?”
那掌櫃的連忙後退兩步:“大人莫怪,小的姓白,叫白崇禧,是襄州刺史白照大人的同宗親戚,受大人安排,負責在南唐打理一切經商事宜。前些日子大人送了書信來,言明會有一位姓張的公子,近期從凌國到訪南唐,叮囑我一定要無條件的服從他的一切命令,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張不周沒想到白照能做到這個份上,不愧是一位到了極致的人精。“謝過白刺史的美意了,不過我就是隨便逛逛,沒什麼需要。”
白崇禧恭敬道:“大人無論看上這鋪子裡的任何東西,都只管直接拿走,分文不用付。若是在玲瓏巷子看到了別家的貨,小的也一定能幫您買回來,同樣不用您付錢。”
張不周搖搖頭:“你真的不用管我,我們這些人出來啊,是享受買東西的樂趣的,若是買什麼都不用付錢,還有什麼意思。”
白露聞言將剛剛拿起的幾個一看就是純金打造的釵子又放下,不情願地小聲和穀雨說到:“有便宜都不佔,咱們公子是不是傻。”
穀雨道:“凡事都講究適可而止,白刺史對咱們已經好的可以說是過分了,若是真的再有便宜就佔,不光是咱們的臉面要掉,恐怕老公爺的臉面都要丟光了。”
白露道:“買東西明明是件開心的事情,要想這麼多,真是毀人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