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不周手掌的傷勢要比後背嚴重得多。即便是無為道人全力施為,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白露哭的眼淚像斷線珠子一樣掉個不停,穀雨忙著安慰她,可是自己也是悲切難忍。陸升像是一座隨時會爆發的火山般,整個人陰沉得很,滿身的戾氣毫不剋制,李大嗣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不時地用重拳砸在樹上,惹得在樹上睡覺的秦滄瀾怒目而視。

李歡歌的傷勢相對來說要小上一些,被鞭子抽得四肢皮開肉綻,好在都是外傷,無為道人看過以後上了些藥,周沐也就放下心來。只是穀雨突然過來拉著她說了幾句悄悄話,周沐眼睛裡要噴出火來,強忍著怒意回屋檢視一番,再出來的時候倒是神情輕鬆,衝著穀雨搖了搖頭,後者也是放下心來。

菩薩廟的廂房有限,眾人不得不重新收拾幾間屋子出來,兩個傷員中間醒來一次,李歡歌還好,除了大哭了一場之外,就是不停咒罵著劉祿,眾人也是放心不少,看來這次的事情並沒有給小姑娘留下什麼心理陰影。想到這裡周沐就一陣後怕,若不是救援及時,鬼知道會發生什麼。

相對於李歡歌,張不周甦醒過來沒多久,就又昏睡過去,無為道人探查了幾次,寬慰眾人道:“不是受傷的關係,這段時間他趕路辛苦,到了縣城後每天又忙著研究如何應對鼠疫,著實累了。”

白露不聽勸地守在張不周的身邊,飯也不吃,覺也不睡,誰來替也不行。看著張不周被包紮好的傷口還在不停地滲血,將雪白的絹布染的通紅,白露眼睛更紅。

到了第二天下午,張不周終於徹底醒過來,看著在床邊睡著的白露不禁苦笑,這樣的場景好像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自己一個堂堂的國公府公子好像總是會受傷生病需要人照顧,著實跌份。

試著動了一下,後背的刀口疼痛還能忍,甚至不如張韜上次用鞭子抽得痛。手上的傷卻痛的厲害,都說十指連心,現在五指受傷,心都像被狠狠地撕咬掉一半。

白露被他吵醒,見他看著自己,忍不住又要哭起來,張不周趴在床上道:“打住,我現在可騰不出手來哄你。”房門突然被推開,眾人一個不落地走進來:“公子你終於醒啦。”原來陸升等人一直守在門外,隨時關注著情況,聽到屋內的聲音就闖了進來。

張不周後背有傷,不能起身倚靠,只能趴著揮動沒事的那隻手:“醒了,沒什麼大事。”

看張不周精神狀態不錯,陸升的戾氣消了不少,帶著恨意道:“公子,那個渝州都尉楊一清怎麼處置。”

張不周想了一下苦笑道;“胡說什麼,咱們又沒有官職,哪有什麼資格去處置他。”

陸升還想再說什麼,穀雨道:“公子剛醒,你們別這麼多人吵鬧,先出去,我們幫公子換個藥。”等憤憤不平的眾人走出房,看張不周盯著自己,穀雨道:“公主沒事,只是一些皮外傷。”看他眼珠亂轉,似乎難以啟齒的樣子,又說道:“我請周姑娘看過了,公主,沒有受到侵犯。”

張不周長出一口氣:“不幸中的萬幸了。哎,怎麼好端端地就能生出這麼大的事來。”

穀雨遲疑道:“公子,雖然這麼說你可能會生氣,但是關於楊一清的事,我想說...”

張不周打斷她:“我知道,這個啞巴虧咱們現在只能認了。這個姓楊的,生怕劉祿活下來,所以才冒著得罪我的風險刺激劉祿,為的就是要他必死。你說他腦子裡的筋是不是搭錯了,就算他收人家的錢,就算他給陸炳章送禮,關我屁事。他難道真以為我會讓劉祿活下來不成,真以為我會管他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不成。”

穀雨道:“在外人眼裡,公子的意見就代表著國公的態度,楊一清之所以這麼做,恐怕當真是有些不可告人的事。”

張不周嘆氣道:“就算有問題也不能現在追究,寫封密信,把事情寫得詳細些,等和劉璋會和了,派兩個靠得住的兄弟送回蜀州。這個混蛋害老子受這麼重的傷,不出這口惡氣我心難受。”

渝州刺史府,楊一清在堂下來回走動,陸炳章端坐主位,不慌不忙地喝著茶。“大人,剛才的事是下官魯莽了,可是下官也是沒有別的辦法,如果真讓那劉祿活下來,還不知道要捅出多大的簍子,我只能出此下策。可是誰能想到那後來的年輕人居然會是國公府的公子啊,害他受了這麼重的傷,還不得把下官碎屍萬端。”

陸炳章冷哼一聲:“下策?你那是狗屁不通的對策,劉祿就算暫時活下來,也要收入牢中,在牢中你還愁沒有辦法弄死他?”

楊一清尷尬道:“下官是急昏了頭了。鼠疫肆虐,再加上這麼大的事,一時慌亂。”

陸炳章這些年收了楊一清不少的孝敬,只能應付道:“依本官看來,那叫張不周的小子不會追究此事的,即便是把狀告到張韜那裡,也不會有什麼動作。”

楊一清不解。

陸炳章嘲諷道:“這點事還想不明白?他不是不會,是不敢。”

楊一清疑惑更甚。

陸炳章放下茶杯,無奈道:“我問你,今天的事是因為什麼引起的。”

楊一清道:“是下官的手下不開眼抓了南唐的公主,這才惹出這麼大的亂子。”

陸炳章搖搖頭:“哪來的南唐公主,沒有這回事。”

楊一清似有所悟。陸炳章接著道:“這件事國公府不會追究,南唐也不會追究,不然的話,第一個出事的不是咱們,他張韜要第一個掉腦袋。南唐的公主,為什麼會出現在凌國?還和掌管西南三州和蜀軍的張韜的孫子搞在一起?邊疆大吏與別國過從甚密,他張韜想幹什麼?謀反嗎?”

楊一清猛地醒悟。

“那小子若是聰明,就不會再提此事,大家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最好,倒是你,回頭再見到的時候,不妨送上一分恭

(本章未完,請翻頁)

維,就說感謝國公府的公子仗義出手,幫忙制服惡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