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南國 第八十五章 兩支隊伍(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用張不周糾結太久,張三恭神色匆匆地趕來了莊子上。聽完張不周的話,張三恭道:“這些事都是小事,眼下有件大事需要你去做。”張不周道:“大事?我能做什麼大事。”
張三恭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昨日泰安城來了信使,皇上有密旨給你祖父。看完密旨後,你祖父面色凝重,要我帶你回蜀州見他”
張不周滿腹疑惑,皇帝給張韜下旨,內容會是什麼,為什麼和自己有關係。
張韜打量了一下張不周腰間的那塊玉,淡淡道:“見過你父親了?”
張不周道:“回祖父,見過了。父親賜下了這塊玉,還說這把劍也是他當年所用。”
張韜道:“不錯,父親用完兒子用,也算是物盡其用。這次匆忙叫你回來,是要你出一趟遠門。”
“出遠門,去哪裡?”
張韜道:“當年趙陵兄,哦,就是當今天子追封的那位先帝還在世的時候,曾經和南唐訂下兩樁婚事。其中一樁,是南唐國主的妹妹與當今天子,另一樁,落在咱們張家的身上。”
這件事已經聽張二良和自己說起過,張不周道:“李煜生了個女兒,也就是南唐的公主。祖父該不是要我去和她履行婚約吧。”
張韜道:“你不願意嗎?”
張不周沉吟片刻道:“這其中的風險,祖父難道沒看明白?”
張韜看了張不周一眼:“就知道你小子聰明。今時不同往日,當年我還只是趙陵兄手下的將軍而已,和南唐結親,是為了安撫南唐,避免戰事。如今我身為鎮國公,又與蜀軍干係頗深,倘若在與南唐有了兒女親家的關係,少不得受人詬病。”
張不周問道:“依祖父之見,凌國和南唐之間,能否和睦相處下去?”
張韜語出驚人:“如果你是皇帝,你會允許南唐的存在嗎?”
張不周沉默,如此說來,張韜認為凌國和南唐必有一戰,還是國破家亡的那種死戰,倘若張家和南唐結了婚約,將會是一個極大的麻煩。“那祖父的意思是,咱們不履行婚約?”
張韜搖搖頭:“不行,皇上來了密旨,要求張家繼續履行。”
張不周疑惑道:“孫兒不明白。”
張韜嘆息道:“帝王心思,最是叵測。你只需要知道,張家要繼續履行婚約,但是又不能最終成婚。”
張不周費解道:“祖父的意思是?”
“既然已經得了天子首肯,你便代表張家去赴李煜的壽誕邀約,禮物我已經替你準備好了。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結識那位南唐公主,並且讓她厭惡你,不願意嫁給你。”
張不周皺皺眉頭:“女兒家的婚事不是一向由父母做主?更何況她是一個公主,身為一國之主的李煜,能為了她不顧顏面的毀約?”
張韜道:“李煜三十多歲才有了唯一一個女兒,一向是當掌上明珠般疼愛,如果這位公主鐵了心不願意嫁給你,我想李煜也不忍看她傷心;再者說,我們剛才說的那些事,你以為李煜會想不到嗎?與凌國的封疆大吏結親,對於如今形勢不妙的南唐來說,真的是件好事嗎?”
張不周瞭然,李煜趕在這個時候重提此事,想必就是存了試探凌國動向的心思,趙光順水推舟成人之美,既是打消南唐的試探,也是對不久前被申斥減了食邑的張韜進行安撫,而張韜老謀深算,明著答應這樁婚事,實際上交給張不周去搞黃。這幾個人,一個比一個年齡大,一個比一個老奸巨猾。
“那孫兒何時出發?”既然張韜已經做了決定,張不周想著借這個機會出去遊玩也不錯。
“儘快吧,我已經交代下去讓他們收拾東西了,等到一切收拾好,你們就可以出發了。”張韜皺眉道:“前些天陸升傳回來的訊息我已經知道 了,還沒有找到那夥人的蹤跡。根據現有的情報,蛛網和南唐以及南唐境內的青蓮劍宗分不了干係,你這次出行,明裡暗裡我都已經安排了充足的人手隨行保護,不過你還是要多加小心。”
張不周點點頭:“孫兒知道了”
張韜突然笑道:“我忘了,你身邊還有一位滄瀾劍神,有他在,這一路上應該不用擔心。”
張不周道:“說起來,是祖父找他來的嗎?這位滄瀾劍神,很有,很有個性。”
張韜道:“我還以為是你師父請來教你的,國公府並不知道此事。”
張不周搖搖頭:“從他的話來看,並不是我師父請的。”
張韜沉思片刻,釋懷道:“不妨事,這位滄瀾劍神和你師父無為道人相交莫逆,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不管是誰請來的,想來都沒有惡意。”
張韜為李煜準備的賀壽禮,裝了足足十車。這麼多的東西,要是一直走陸路的話,少不得要有破損。因此常年在外跑商的張三恭給定了一條路線,從蜀州出發,一路向東,經陸路到了渝州以後,再轉水路,乘船從長江順流而下直到青州。雖然要方便不少,不過路程實際要繞遠,沿路還有路霸水匪和江湖餘孽,為了安全起見,除了穀雨白露兩個貼身侍女,陸升等人四個貼身保鏢,還從蜀軍調了一支百人隊隨行,再加上那位滄瀾劍神,陣容非常強大。
田冀為百人隊所選的隊長,是張不周的熟人,領兵入城配合張不周緝拿人口買賣案相關人等的校尉劉璋。
鎮國公府上至張韜、張三恭,下至所有下人侍女,全都站在門外相送。“一路多加小心,不要多管閒事,無論什麼時候,一定要記得安全第一。”張韜如同普通的爺爺一樣叮囑著即將出遠門的孫子。
張不周一一應下,給張韜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孫兒下山以來,未能常伴祖父左右,反倒是給祖父添了不少煩心事,實在不孝。這次遠行離家,還望祖父務必要保重好身體。”
張韜道:“無須掛念我,我這把老骨頭還算硬朗。”
張三恭走上前來:“行了行了,又不是生離死別,說這些幹什麼,家裡還有我呢,你放心地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