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南國 第八十二章 意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鴻臚寺卿楊易恭敬地在英華閣的外堂內等候著趙光,和他一起等著的,還有請了幾天病假剛剛回來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吳驤。
趙光平日裡處理政事,詔令臣子奏對都是在明德殿,但如果是需要秘密稟報的事情,則是在英華閣。
劉敬半弓著身子,引著趙光從朝堂來到英華閣。吳驤迎上前,恭敬地給趙光行禮。
“不必多禮,怎麼樣,身體好些沒?怎麼不再休養幾天,這麼急著回來幹什麼。”對於這位從小就陪在身邊,忠心無二的侍從,趙光關心備至。這次吳驤身體不適,他不光批了幾天假,還特意安排了太醫去為他看診,名貴珍稀的藥材也賞了不少。
吳驤道:“有勞陛下記掛,小的這點老 毛病,讓陛下煩心了。小的只想著早點回來在陛下身邊常伴左右”
趙光道:“你這傷勢,還是為了朕擋刀留下的,當初若不是你,朕早就死在那場暴 亂中了。如今只是幫你找個好點的郎中,送點藥材,又算得了什麼。”
吳驤趕忙道:“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龍體有天佑,就算沒有我也不會出事的,小的只是做了小的該做的事。”
說到做了該做的事的時候,吳驤似有意似無意地瞄了劉敬一眼。
二人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到底誰才算是司禮監的大管事,是沒有被明確的。吳驤資格老,出身正,感情深,深受趙光新任;劉敬則是前朝宮內長起來的太監,從小就受著宮廷禮儀的培訓,並且識文斷字,對政事也有所見解。在趙光剛才提及的多年前那個事件中,劉敬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得以受到趙光的器重。
劉敬充耳未聞般將趙光引到內間的椅子上坐下,行禮告退。
趙光對吳驤的小心思心知肚明,卻無意挑明。“叫楊易進來吧。”
儘管還沒正式入春,但皇帝呆的房間裡怎麼會冷,朝服下裹著厚厚棉衣的楊易早就熱到不行了。此時跪在地上,額頭的汗止不住地往下滴。
趙光忍不住笑道:“快給楊愛卿擦一擦,不知道的,還以為朕有多可怕。”
吳驤依言取了帕子來,楊易接過以後,擔心殿前失儀,只是小心地擦拭著。
“什麼事讓卿家不方便在大殿上說。”趙光接過吳驤手裡的茶問道。
楊易從袖中取出另一封書通道:“啟奏陛下,李國主另有一封書信,信中提及之事,臣不敢妄言,請陛下過目。”
趙光展開信,越看眉頭皺得越緊。良久道:“這件事,朕也曾聽先帝提及,只是時隔多年,幾乎要忘記了。沒想到李國主倒是個有心的,也是個重承諾的。”
信中所言,無非便是當年的婚約一事。關於凌國與南唐的將來,朝中諸臣不是沒有在私底下進行過討論。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南唐到底還能在凌國的旁邊安穩幾年,著實是個未知數;如今李煜在信中提及舊事,實在是將趙光逼近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若是尊重先帝,將趙陵當年做媒的這個婚約執行下去,讓張韜的孫子,張不周娶了李煜的女兒,結親雙方一個是心腹大患的鄰國,一個是邊疆大吏頗有軍威的鎮國公府,萬一將來凌國和南唐開戰,張韜的態度將左右整個局面;若是強行以天子的身份,否決掉這樁婚事,李煜和張韜作何反應,又猶未可知。
趙光頗有些頭痛,李煜倒是好心機,將如此棘手的事情推給了自己。
新堤修建正式復工,在莊子上左右也是無事,張不周乾脆帶著眾人一起到了工地上,和靳川會合,一起視察。
“嫂子剛有孕幾個月,眼下正是需要人陪的時候,我聽人說你將行李都搬來了工地上,打算長住,怎麼,不怕嫂子跟你生氣啊。”張不周調侃道。
靳川很不習慣和一個大男人討論這些事:“公事要緊。新堤事關重大,必須要趕在夏季水位漲上來以前完工,早一點弄完,我也能早一點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