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南國 第六十七章 打狗(第1/2頁)
章節報錯
蜀州城內,今早的氣氛有些不太尋常。
往日裡雖然巡城兵馬司的人也會在街上巡視,可是像今日這般,幾乎是傾巢出動後,又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視線凌厲地擺出生人勿近的架勢,還是頭一回。
賣水粉的攤販和一個兵馬司的人相熟,打趣道:“姜小哥,今日這是有大行動啊。”,往日裡喜歡開玩笑的姜衙差卻表情嚴肅地看了他一眼,眼神分明說道:“不想死就閉上你的嘴。”
悻悻地吃了個閉門羹的攤販,摸了摸頭上的汗。這還是大正月裡,怪冷的天氣,怎麼就出了這麼多汗。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街上的人見巡城兵馬司的人仍然只是聚集一起,沒有動作,也就不再管他們。衙差怎麼了,衙差也不能不讓大家做生意嘛。兵馬司的人穿著盔甲,又沉又厚,陰冷的天氣裡都出了一身汗,一個小衙差摘下頭盔捧在手裡,湊到姓姜的身邊問道:“頭,今天到底是什麼事啊,一大早就把大家都叫來,還三令五申必須五人一組,絕不允許有人脫隊,什麼大行動啊。”
姓姜的閉著眼靠在牆上,半晌道:“兄弟們雖然甲冑在身,不過兵器沒全帶,鎖鏈倒是帶了不少,我猜想不會是什麼危險行動,大概是要抓什麼人吧。”
小衙差掃了一圈,默默點數了一下:“好傢伙,這麼多鎖鏈,要拿的人數可不少啊。是哪家高門權貴犯了案,要滿門查抄?”
姓姜的道:“這半年來蜀州城裡抄了家的高官權貴還少嗎,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巳時到,一個腰佩環刀的身形走近,路過之處,所有人紛紛抱拳行禮,口稱知事。
燕洵掃過手底下的人,見大家都按規矩分成了五人一組,都老老實實地等著,心裡很是滿意。做了一個手勢後,手下人紛紛跟著他往一個方向前行。
姓姜的衙差一邊走一邊猜測著目的地,看著路線突然有了想法,只是這個想法太過驚人,讓人不敢去想。
姜衙差的猜測在一座橋前得到了證實。名為姻緣的橋頭上,燕洵拔出腰間環刀,在風中傲立,朝著一眾手下吩咐道:“康樂坊的二管事楊柳,與案犯黃世仁勾結,涉嫌人口買賣一案,現在本司懷疑她康樂坊內窩藏買賣的人口,需要將坊內所有人都帶回衙門,嚴加審問。聽明白了嗎?”
儘管有聰明的人半路就猜到了,可是聽著燕洵說出口,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有衙差小聲說道:“那康樂坊可是節度使衙門的生意,咱們這麼去攪和,真的沒問題嗎?”
燕洵冷冷道:“今日的行動,是劉大人的命令。”
不需要再多說,劉大人三個字就足夠了。手下人自然無從猜測,這個決定到底是劉表和節度使府衙商議過後得到了授權,還是劉表不知出於何種考慮的一意孤行,但是作為巡城兵馬司的人,他們只需要知道,劉表,是他們最大的頭,這就夠了。
燕洵舉起刀:“持武器者在前,持鎖鏈者在後,若是有人反抗,除了不要傷及性命,怎麼處置都可以。記住,我們的任務,是把康樂坊裡的所有人都帶回去,明白嗎”
這一次的回答聲響亮而整齊:“明白。”
燕洵揮刀落下,行動。
康樂坊剛剛開啟的大門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開門的下人還沒來得及反應,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差就衝了進來,嚇得她花容失色。衙差們進來以後,佔據各個角落,封堵住廳內的人可以離開的位置。有機靈的下人趕緊跑去找管事的報告。
楊柳作為康樂坊的二把手,身份超然,並不在坊內居住,而是在康樂坊後門外有一個小院子。她昨日捱了巴掌,手指又受了傷,再加上心底的氣沒有發出去,那一向聽話的燕洵不知是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還是真的是那公子身份驚人嚇到了他,總之沒有替她出這口氣。雖然早早地就醒來了,可是想到昨天的事已經傳開,就不願意起床去見人,於是懶洋洋地躺在床上。
還在試圖重夢周公的楊柳被一陣急促的拍門聲吵得心煩意亂,拖拉著鞋起身去開門,邊走邊罵到:“你們這群殺千刀的,平日裡老孃怎麼教你們的,一大早就敲敲敲,催命啊。”開啟門看是負責開關坊門的低等下人,楊柳更是氣道:“你上來幹什麼,大門開了沒?”
那下人神色慌張道:“鴇母,不好了,來了一群官兵,將坊內大堂給圍了。”
楊柳大吃一驚:“官兵,哪來的官兵,哪裡的官兵吃了熊心豹子膽,敢闖我康樂坊?”見下人什麼也說不清楚,楊柳將她一把推開,隨意地收拾了一下頭髮衣裳,就急匆匆地朝著前院走去。走到後門處,這裡也已經被衙差把守,許進不許出。
好不容易到了廳內,楊柳目光掃過,見是巡城兵馬司的裝束,不禁更多了幾分底氣。找到一個相熟的衙差道:“今兒是什麼風,你們兵馬司到我這集體玩樂來了?還不將兵器收起來,嚇壞了姑娘們和樓上房裡的客人就不好了。你們燕知事呢,昨日還見了。”
燕洵從門外進來道:“楊鴇母,你在找我嗎?”
楊柳見到燕洵,急忙問道:“燕知事,你這是什麼意思,大清早的帶人堵我康樂坊的門”
燕洵冷哼一聲:“今日之事,還是因你而起。黃世仁你還記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