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從南到北(第1/2頁)
章節報錯
出了河北道的地界,一老一小又折返回了北境長城。那位重回一品境的老劍神,再觀長城上的傷痕,有了新的感悟。看書喇
“小娃子,你可知道這些劍痕是誰留下的?”
人還沒有劍高的娃娃抱不動幾十斤重的大劍,只能拖著走,這會兒聽老頭子問起,一路上都很是聽話的他難得地發了脾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要是再不自己拿劍,我便要累死了。”
“小小的娃兒,怎麼張嘴閉嘴死啊死的,老夫幫你給爺爺報了仇,你就這個態度?”
娃娃經過這麼多天,早已經反應過來:“你還敢提。那些人根本就是衝你來的,都是因為你,爺爺才會死。”
老頭子有些尷尬,輕咳了一聲道:“好了好了,事情都過去了,我惹的禍我不是已經平了嘛。”
看娃娃嘴巴一扁就要哭出來的樣子,老頭子連忙將大劍扛在自己肩上:“好好好,我自己拿。”
將重劍背上,老頭子一邊走路一邊抱怨:“老夫真是識人不明。大徒弟是個心腸軟的,這輩子註定不會有什麼大出息,好不容易遇上個天資好的,又不孝順。”
小娃娃拿起一顆石子砸在城牆上:“我還沒答應做你徒弟呢。”
“你答應最好,不答應,我就把你丟到長城外面去,喂北境的狼。”老頭子嚇唬他。
“你騙人。北境那邊也是人,阿爺跟我說過的。”小娃娃並不怕。
“呵呵,有些人是人,有些人是狼。”老頭子的話對娃娃來說有些難懂。“娃娃,過了這道長城就是北境的地盤了,那裡既有真狼,也有和狼一樣的人,我要去那邊,你跟不跟我去?”
一老一小站在城牆頭上,小娃娃望著北邊,只看見茫茫無垠的空地盡頭,是一座又一座連綿的高山。
“你答應我自己揹著劍,我便跟你去。”
老頭子發出爽朗笑聲,將那稚童和劍皆負於背上,從幾丈高的城牆跳下,朝著北境的方向而去。
這一日,秦滄瀾攜一幼童離開中原,遠赴北境,無人知其目的。
面對近在眼前的劍,程青衣並沒有做激烈的反應。
她靜靜地站著,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是要跟我動手嗎?”
話說完的那一刻,宋悔只覺得手中長劍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好不容易醞釀的殺意消失無蹤。
芳菲劍在南唐也算有幾分名氣,可大多是因為自己這位南唐王后帶來的,雖說不至於落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般差勁,到底要比南唐武道執牛耳者的青蓮劍宗差出很多。
李煜冷聲道:“夠了。”
宋悔收回了劍,滿眼不甘地看著程青衣,似有深仇大恨一般。
“程宗主,此事因為那人所起,將歡歌牽連其中,不得不讓我懷疑你們合作的誠意。”李煜道:“若是程宗主自己也不知道情況,還請您快點找到人,尋求解決之法。”
程青衣猶豫片刻道:“其實從那日之後,我的人便再也沒有傳回訊息來,我也在懷疑,到底是被追查得太緊沒有時間,還是,還是他們刻意隱瞞了行蹤,連我都不能知道。”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將自己摘乾淨嗎?”宋悔聞言怒意更甚:“當初提出計劃的是你們,執行的是你們,失敗了沒有任何損失的是你們,此時此刻關在牢裡受苦的卻是我的女兒。你現在這番話,是在推卸責任?還是你們一早就已經想好了,來算計我們?”
“宋悔,我敬你是南唐國母,但你也別太過分。”程青衣不怒自威:“南唐與青蓮劍宗,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沒了南唐,以凌國對江湖人士的態度,青蓮劍宗又怎麼可能活得下去?同樣,沒了青蓮劍宗,南唐也如同斷了一臂,在很多地方受人掣肘。我有什麼理由,聯合外人算計南唐?”
“外人?那人對你來說,可算不得外人吧。”宋悔的話越發刻薄。
程青衣一步欺近,腰間長劍已經搭在了宋悔的脖子上:“宋悔,慎言兩個字你不懂嗎?”
李煜連忙將殿門口準備衝進來的侍衛喝退,急道:“程宗主息怒,宋悔她也是一時著急口不擇言,還請您手下留情。”
程青衣面若寒霜,許久才將劍撤下:“我先回去了。國主還是先想想對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