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三條地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不周拿著火摺子,摸索著朝前走,好奇心已經到了極點。
妙法行為不軌,飲酒尋歡,這雖然有些不合情理,卻也並非極其令人震驚的事。張不周前世之時便聽過很多這樣的故事,假和尚,假道學,幾乎成了無恥敗類的代名詞。
可是如果只是為了便於娼妓逃走和藏匿東西,就在房中修建這麼複雜的地道的話,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
張不周心頭湧上一股強烈的直覺。
中間這條地道,要比剛剛那條修的短上不少,很快就到了終點,被一堵石牆攔住了去路。張不周在石牆的四周縫隙認真觀察了一下,確認這是一堵可以活動的牆,所以一定還有機關可以開啟它。摸索了半天,果然發現了一塊可以按動的石頭,牆體順利移開。
張不周心中暗歎,人類的想象力果然是匱乏的,在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的時代,機關的設計總是那麼缺乏新意。
石牆背後是一間屋子,看得出來經常有人進出,地上雖然落了灰,卻也有不少凌亂的腳印。沿著屋子的四壁,是一排木頭櫃子,屋子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套桌椅,上面還有筆墨紙硯,還有一張油燈。點亮油燈,屋內的景象更加清晰地映入眼簾。
木頭櫃子裡,擺放著的是一本本書冊,張不周隨便取出一本開啟,裡面的內容如同天書一般。
“二,六,十一,徐,三千。”下面寫著妙法的名字。每一頁的內容都差不多。
這本冊子的封面,是一個收字,與之對應的,還有一本名為支的冊子。這樣的冊子,成對擺放著大概幾十本,有舊有新。
再翻看了幾頁,張不周心中大概有了猜測,這好像,是賬本?
前面的數字是年月日,然後是姓氏,最後是數目。可是這數字,也太大了些。光是一年的流水,就有十幾萬兩。
當和尚,這麼賺錢嗎?
時間緊,來不及仔細看,張不周從每個櫃子裡最底下各抽了一對賬本,時間跨度剛好從元豐元年至六年,塞進衣服裡藏好後,又將櫃子恢復原狀,燈火吹滅,石牆還原,原路返回。
事情變得越發有意思了。張不周走在最右邊的地道里,幾乎要感慨出聲,誰能想到,白馬寺的一個和尚,居然會經手這麼大額的銀錢?不過說來奇怪,為什麼只有賬本,沒見到錢呢?
難道?
最後一條地道,比中間還要短,沒走出多遠便到了機關石,如法炮製地開啟以後,眼前的景象讓張不周嚇了一跳。
用火摺子將牆上的火把點燃,張不周瞠目結舌地看著偌大的空間,心臟在撲通通狂跳。
只見眼前是一片巨大空地,修建成了圓形的小空場,而空場的中間,堆放著極其耀眼奪目的金銀。兩米見方,半人之高,這筆金銀,怕不是要值幾十萬兩。
張不周不是沒見過大額的錢。出發去南唐的時候,張三恭塞給過他十萬兩,可那畢竟是銀票,輕飄飄的一張紙罷了。更何況,自己也沒來得及花就又給了出去,白白地當了一回搬運工罷了。
人類對金銀似乎有些天生的難以言喻的熱愛,看著眼前這一大堆金銀,張不周湧上一股想要撲上去打滾的衝動,好不容易才忍住。
強行將視線從金銀財寶上挪開,張不周拿起火把往空地邊緣看去,再次震驚。
最外圍的一圈,倚著牆擺放著上百具甲冑,頭盔,胸甲,背甲,護腿一應俱全,沉甸甸的份量和反光的盔甲葉片,這居然是頂級的重甲。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堆放在地上的鎧甲,雖然沒有這麼華麗,卻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而在相對的另一側,則是上百杆騎兵長槍和重甲步卒專用的斬馬刀。
大成王朝毀於硝煙四起,群雄割據,吸取前朝教訓的凌國,對兵器鎧甲的管制一向很嚴格,任何人不得私藏,更不得豢養私兵,違者必是死刑。
妙法和尚這是想幹什麼?造反嗎?
張不周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好像前世學過的歷史裡,還真有一位當過和尚,後來做了皇帝,那就是容貌奇特性格孤僻的朱元璋。
可這裡不是華夏,凌國也不是元朝,妙法沒機會造反的。
張不周還想再找些線索,冷不丁聽到一聲口哨,這是他和陸升的約定,外面有情況了。
將一切恢復原樣,張不周踮起腳尖,邁著小碎步原路返回,很快就看到了陸升已經把頭伸進了洞口在等著自己:“鼓聲結束了,各院的僧人在往回走,看樣子有一個是妙法的親信,正往這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