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幫幫忙(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不周最欣賞李歡歌的一點,就是她有話直說。
李歡歌的目的很簡單,但想法很幼稚。張不周搖搖頭:“你想跟他取得聯絡,無非是想確認,與南唐交惡到底是誰的主意。但我覺得,毫無意義。我大伯是最善於揣摩上意的人,既然他提出來了,並且還被准許了,那就一定是皇帝本人的想法。”
李歡歌情緒低落:“我又何嘗不知。只是現在病急亂投醫,想找人幫忙吹吹風。”
見她俏麗的容顏上焦急之色溢於言表,張不周沒來由地一陣心疼。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姑娘,身上揹著的不光是一家的事情,而是一國的重擔。這擔子太重了,自己想想都心生畏懼,而她卻選擇為之努力。
這個忙要不要幫?
張不周心疼完就是頭疼。
不過不管有什麼顧慮,他最終決定,幫是肯定要幫的。“我會幫你聯絡,至於他肯不肯見就不知道了。你也要有心理準備,凌國對南唐虎視眈眈,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這種經濟上的封鎖,南唐如果沉不住氣的話,很容易給凌國留下話柄。”
李歡歌頹然道:“我知道。所以這次凌國封王大典,我還是來了,並且備了厚禮。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可以努力,父皇和我,乃至整個南唐,都不想看到戰火重燃。百姓承平已久,何其無辜。”
對南唐來說,戰爭已經是一個比較遙遠的話題,和平才是常態。至少,如今成長起來的這一代青壯,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
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倘若兩國真的開戰,南唐到底能有多少即戰力尚且不好說,能夠組織起來的最強軍隊實力,對上蜀軍,朔方軍,隴西軍的任意一支,更是完全不夠看。
張不周挑了挑眉:“你若是信得過我,不妨跟我交個底。你父皇,到底是怎麼想的。南唐的處境如此艱難,未來的路只有兩條,要麼開戰,大機率滅國,一線生機能勝利。要麼投降,國主封號降為王公,能享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不管是哪一種,我想你都決定不了,還是得由李國主說了算。”
李歡歌臉上閃過一絲苦悶與無奈:“你說錯了。到底怎麼選擇,這件事由我決定。”
“什麼意思?”
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李歡歌面色沉重地一飲而盡:“你們離開南唐以後,父皇便稱病不出,將大小國事全權交給我來處理。歷來都是太子監國,公主監國,你沒聽過吧。那些平時看起來忠心耿耿的大臣,面對父皇和我,完全是兩張不同的面孔,好些政令都推不下去。我掌權不久,就發生了商船的事,趁此機會,我才又將權力還給父皇。”
張不周握住酒杯,用手指摩挲著轉動,眼神裡有些疑惑不解:李煜的這一做法,自己早就已經猜到了,但是未免有些太操之過急。在沒有暗中得到大臣的支援之前,強行將李歡歌推向臺前,豈不是趕鴨子上架?“你父皇是受到了刺激?追殺我的那位南唐李姓公子,是你們李家的血脈?”
李歡歌點點頭,又搖搖頭:“確實有這部分原因,但還有別的理由。”
“什麼理由?他該不會想著,看在你一介女流的份上,凌國就能手下留情吧。”張不周誇張地叫道。
“雖不中,亦不遠。”李歡歌笑了,卻是無比苦澀:“南唐從我曾祖立國,祖父繁榮,到我父親這一代,除了詩詞歌賦,並沒有什麼建樹。毋庸諱言,朝臣和百姓們,對他有諸多腹誹,所以這些年來,父皇他隔三岔五就要閉關一陣子,其實就是為了躲個清閒。你剛才說的兩種結局,要麼戰,要麼降,無論是哪一種,對他來說,都是無比艱難的選擇。用我母后的話說,讓他有何面目面對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所以他就決定將罵名讓你來背?”張不周有些不能接受。
“也不是這樣。將我推到明面上來,無論我代表南唐做出什麼決定,都可以留下一個回圜的餘地,你明白嗎?”
張不周恍然大悟。
這對父女是打算唱雙簧,李歡歌在臺前,一舉一動都是試探,再由李煜在幕後決定是順水推舟還是扭轉乾坤。
這位素有詞仙之名的南唐國主,治國一事歷來受人詬病,如今看來,只是心思沒用在正地方。
“至於到底是怎麼選擇,現在還不能做決定。我只能回答你,我和父皇,一定是為南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