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正從來不掩飾自己對張一溫的欣賞,在他看來,張一溫處處都要比自己強上不少,做他的上司,無比省心,他會將一切事宜安排的清清楚楚,讓自己這個尚書不用操心;但同時又無比羞愧,因為所有的事情,幾乎都被張一溫一個人做了。

當然,沒人會懷疑趙守正的能力,只不過在事事爭先的張一溫面前,趙守正就顯得有些不足了。這也是趙守正和吳道言極其坦誠地交代自己會舉薦張一溫的原因,同樣的,在吳道言看來,張一溫做戶部尚書確實夠資格。

但張一溫就是沒能坐上這個位置。

“你就不用跟我打官腔了吧。再者說,現在你是戶部侍郎,我是禮部侍郎,咱倆是平級,哪有下官上官這一說。”趙守正對他口稱下官假裝不滿道。

張一溫的神情卻多了幾分落寞:“很快就不是了。”

趙守正沒明白:“什麼意思。”

張一溫強打著精神笑了笑:“先吃吧,這魚趁熱吃是鮮,涼了可就是腥了。”

見他不願說,趙守正也不勉強,兩人都是食不言寢不語的踐行者,默默地吃著菜,不愧是敢用一個鮮字做門匾的酒樓,這魚的滋味,沒得挑。

將這條時令鮮魚除了魚頭之外的部分吃光後,兩個人這才放緩了速度,邊吃邊聊起來。“嫻貴妃今日差人來我府上將賤內叫進了宮裡,還有我的長女一起。”張一溫情緒恢復過來,平靜說道。 無錯更新@

趙守正一怔,隨即說道:“這不是件很尋常的事嗎?嫻貴妃一向與尊夫人交好,在陛下登基之前,二人可是閨中密友。”

張一溫的筷子停了一下,輕聲道:“她們今日要討論的,是蜀王殿下和小女的婚事。”

趙守正如同被雷劈一般震驚當場,回過神的他瞬間想通了一件事:“陛下讓你退出朝堂?這就是不讓你繼任戶部尚書的原因?”

張一溫淡淡道:“陛下有意為我加官進爵,當然,加的只是品級,不會再擔任實職了。至於爵位…”

他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足夠清楚了。趙守正不禁想起自己當初和吳道言議論時,老人精手指的方向。西南那邊,本就有一位公爺了。按照慣例,皇親國戚可封爵,至於等級要根據具體情形來定,依照張一溫戶部侍郎的身份,至少也是一位侯爵。

一門父子兩公侯,皇帝對張家可真是大方的很。

“還是太可惜了,以你的能力,不該這麼早退出官場的。”趙守正惋惜道。

張一溫看了看眼前這位曾經的上司,勉強稱得上是好友的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位原來的戶部尚書,對做官這件事,似乎缺少一些深層次的認識。褒揚下屬,頂撞皇帝,身為一部尚書,幾乎是文官的頂峰,對張一溫進爵撤職背後的明顯深意卻看不透。“我已經看開了,只是總有人想要打探清楚到底是為什麼我才坐不上那個位置,所以家裡頭的訪客絡繹不絕。因為分不清哪些是真的來寬慰我的,哪些是對那個位置有所圖謀來打探口風的,所以乾脆稱病,閉門不見,倒是消停了不少。”

趙守正搖搖頭:“看你現在的面色,說你是真的病了我也信。蜀王殿下和寧兒的婚事,到了哪一步了?怎麼之前從未聽說過。”

張一溫道:“說起來,這件事也沒發生太久。賤內有個孃家侄子,叫林縛,從齊州投奔而來,倒也算有些學識。後來我和賤內,分別向皇上和嫻貴妃舉薦,最終任命為了三殿下府上的長史。就是他從中牽線搭橋,促成的這樁婚事。”

趙守正皺起眉頭,這位叫林縛的長史,倒是從未聽過也沒有見過。既然是張一溫的妻侄,年紀自然不會太大。等到封王典禮完成以後,林縛就順勢水漲船高,升為正兒八經大員了。雖然在泰安城官不在少數,可是他年紀輕啊,即便只是王府的內官,不會走入朝堂,也足夠令人羨慕了。不知道有多少在州縣做官的。(本章未完!

第一百七十八章 聽父親講那過去的事情

天之驕子,蹉跎了幾十年仍然不能爬這一級。

“那這次算得上是真正的親上加親。陛下與嫻貴妃本就與你夫妻二人私交甚篤,這下又成了兒女親家,也算是一樁美談了。看起來,陛下是想在封王大典之後再宣佈此事了?那寧兒嫁過去的時候,可就是比夫人更高一級的王妃了。@精華\/書閣*首發更新~~”趙守正只能儘量往好的一面說。

張一溫笑笑:“其實你不用這麼寬慰我,這些天我已經想通了。雖然不知道陛下會將封地賜在哪裡,但我都會打著視察封地的名義,離開泰安城,和賤內一起,樂山樂水。”

趙守正沉默片刻道:“也好,俗話說風水輪流轉,我相信你會有再重回朝廷的一天。”

張一溫眼神悠悠地望向窗外,這條不是很繁華熱鬧的街,兩側店鋪裡的客人都可稱得上是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些人裡,似乎有自己在上朝時見過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