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怎麼想?

張不周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絞盡腦汁思索如何勸誡張韜的時候,一道旨意快馬加鞭的從泰安城送到了劍南道蜀州城。

一般來說,重臣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向朝廷,向皇上請辭,都要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意思是,不是你第一次提交辭呈就會獲批,皇帝為了彰顯君臣相得,也為了給其它大臣做出一副自己並不冷酷無情的樣子看,往往要和大臣之間相互拉扯上幾回才會批准。

張韜請求辭官的奏摺就是如此,第一封,第二封,都被趙光退了回來,隨之一起的,還有寬慰的書信和賞賜的珍寶。但今日收到的這道聖旨,終於批准了他的請求。

從下月初一開始,張韜就不再擔任劍南道節度使了,劍南道的所有軍政大事,都和他無關,可以安心做一個悠閒國公,享受生活了。

儘管是自己上的奏摺,真的被批准這一刻,張韜卻不可以抑制地產生了沮喪的情緒,不過很快就調整過來。

坐在節度使府衙裡,張韜沒有多少留戀。自己從來就不是治政能臣,就這樣退下來,倒是能省心了。腳步聲響起,許撫遠連門都沒敲,直接推門而入:“你還真是坐得住。”

張韜笑道:“我為什麼坐不住,又不是什麼大事,你這麼激動幹什麼。再說了,這件事你不早就知道了嗎?”

許撫遠搖搖頭道:“我知道你上書請辭,可沒想到皇上真的會批。”

張韜道:“以你許副使的腦子,會想不到?我才不信。你不過是不願意接受罷了。蜀王雖然遙領劍南道節度使,不過是個虛職罷了。這劍南道的大小事宜,以後就要你許副使多操心了。你也算是多年媳婦熬成婆,有什麼感想?”

許撫遠不屑道:“能有什麼感想。品級不升,俸祿不漲,要乾的事卻比以前還要多。最重要的是,以後出了問題,就要由我來擔責任了。”

張韜笑道:“好你個許奸賊,把心裡話說出來了吧。不過,你純屬杞人憂天,能出什麼事。”

許撫遠正色道:“遠的不說,光是那批來歷不明的糧食,雖然已經進了常平倉補了缺口,可這一進一出,不知道落在了多少人的眼裡。偏偏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人捅出來,到時候你倒是退了個乾淨,我怎麼辦。”

張韜皺眉道:“我不是說過了嘛,這件事朝廷已經知道了,不會有什麼問題。”

許撫遠道:“你只是啟奏了開常平倉,另行採買補充回去,卻沒說這批糧食是從南唐來的。”

聽到許撫遠的話,張韜眯起雙眼,不慌不忙道:“證據呢?”

這樣的對話,不是第一次發生。每當許撫遠義正言辭地說正經事的時候,張韜總是能輕飄飄地一句話就將他的氣焰掐滅,讓他不上不下地卡在半空,難受無比。“你這就是耍賴皮”

張韜道:“說到底,算得上什麼大事。只是買了些糧食而已,放心吧,別說沒證據,就是有證據,這件事也與你無關。”

“怎麼可能無關。常平倉的開倉入倉都是我主持的,取出來的糧食也是我主持發放下去的。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件事做得對。各州各縣的情況,比我們預期的要糟糕很多。若是沒有這批糧食,將有半數的田地得不到耕種,也將有幾十萬百姓面臨饑荒。”許撫遠倒也算實事求是。

“這也算是我退下去之前,給家鄉做的最後一樁事吧。這幾年先是打仗,後來又鬧天災,百姓實在是太苦了。咱們多做一點,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多了。”張韜的語氣則有些低落。

“我還真以為你沒有絲毫留戀呢。 首發更新@ 雖然不是他們的父母官了,你也還依然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嘛,我就不信若是有什麼事,你會不管。”

張韜不知想到什麼,笑道:“恐怕輪不到我,那小子,最喜歡的就是管閒事了。”

盤算了一下日子,許撫遠道:。(本章未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別

“說起來,是不是也該回來了。”

張韜點點頭:“快了,就這幾天。”

沒有等到張不周回來,先要給趙行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