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交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甲兵六百,水手七百?」楊全盛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好,好,須陀公子有這等氣魄,老夫豈有阻攔之理?那公子打算何時出發?」
「現在天氣炎熱,我手下多為北方人,所以打算再過一兩個月,等天氣涼快些再出發!」須陀道:「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情,希望楊公能夠應允!」
「什麼事?」
「第一樁便是名分,在下此番南來,只是打探海路,並無朝廷的官職差遣,若是用兵,只怕名不正而言不順,所以還請楊公能給與一個名分;其次就是船上雖然甲仗齊全,但若要出兵,還缺一些解暑的藥物,還有嚮導奴僕,在下打算在廣州市場上招募購買,希望得到應允!」
「官職差遣是吧?這個倒是簡單,馮記室,你覺得應當給個什麼合適?」楊全盛似笑非笑,對於須陀的這個要求他倒是並不在意,身為嶺南五府實際上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他本來就是代朝廷敕封五品以下官職的權力,只需要事後向長安報備一下就行了,更不要說當地那麼多土蠻頭人,無論是酬庸其忠誠還是呼叫其兵力,給各種官職更是一句話的是,更不要說王文佐的兒子了,人家要自帶乾糧去交州,一份告身又算的什麼?
「須陀公子乃是河間郡王之子,想必是有蔭官在身的。眼下有精兵千餘人,戰艦八條,已可自為一軍!」馮盛笑道:「以屬下所見,不如賜予一軍號,令其為該軍兵馬使,事罷便解散!不知使君以為如何?」
「嗯!那就這樣吧!」楊全盛笑道:「至於軍號嘛,便用清海軍吧!清理交州海外的賊人嘛!」
「多謝楊公賜軍號!」須陀起身行禮道。
「嗯!至於其他的事情,你就和這位馮記室交接吧!」楊全盛到:「他家是嶺南大族,很多事情都清楚得很!」
「那就勞煩馮記室了!」須陀向馮盛插手行禮。馮盛趕忙還禮道:「不敢,這都是在下的分內之事!」
「那就這樣吧!」楊全盛打了個哈欠,說了半天話,他明顯有些疲倦了,他走到門口,停下腳步:「須陀公子,楊某醜話說在前頭,你告身官牒沒下來之前,是楊某的賓客,楊某自然以禮相待,既然求了這個軍號,便是楊某麾下的兵將,就得受軍法約束,其中的利害輕重你可要想清楚了,現在若要後悔還來得及!」
「楊公放心,須陀省會得!」須陀恭聲道。
楊全盛低著頭,雙眼微閉,身體隨著馬車而上下起伏。馮盛以為他已經睡著了,長出了一口氣,正準備考慮一下接下來給須陀發放官牒告身的事情,突然聽到楊全盛道:「馮記室,你覺得河間郡王這個兒子是龍?是虎?還是狗?」
「使君何出此言?」
「方才我臨別前那句話,只要不是蠢貨,就都會有戒備之心!那須陀肯定是聽得出來的!」楊全盛沉聲道:「可他那般答覆,要麼是狂妄自大,要麼是膽略過人,你覺得是前者還是後者?」
馮盛陷入了沉默之中,半響之後道:「回稟使君,今日在下是頭一次見到此人,便不覺自失,著實非常人!」
「帶著千餘人便敢前往交州討伐亂黨,自然非常人!」楊全盛嘆了口氣:「也罷,接下來你要小心相待,切不可縛虎不成,反被虎噬!」
「屬下記得了!
送楊全盛回府,馮盛這才鬆了口氣,他出身於嶺南馮氏,其祖父便是馮盎,此人乃是冼夫人與馮寶的孫子,在隋唐易代之時平定嶺南,然後現表歸順中央,被封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越國公,擁地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是嶺南無可爭議的第一豪族。馮盎死後,唐中央政權為了削弱馮氏的影響力,來了一招推恩令,將馮盎的領地部眾分成若干,分封馮盎諸子。到了馮盛這一代,他已經從父輩那裡
已經得不到部眾領地,只能去楊全盛這裡當幕僚了。他這次跟著楊全盛去見須陀,心中也是頗為感慨,若是自己早生個三五十年,不是也能像這個河間郡王之子這般,又何必寄人籬下,為人驅使呢?
「不過那又如何?帶著千人去交州,背後還是楊全盛這種老狐狸,十有八九是回不來了!」馮盛露出一絲微笑。
「那又如何?至少人家是死在建立自家功業的道路上,不像你,整天跟在這個胖老頭背後,耗費時光!」
「我這是待機而動,現在去交州只是送死!」
「當初先祖來嶺南時,何嘗不危險?像你這麼等的話,你永遠也等不到!」
「那也總比自投死路的好!」
馮盛的腦子裡似乎有兩個小人在大聲爭吵,一個在嘲諷馮盛的怯懦,不復先祖之風,而另一個則在為自己辯解,而馮盛自己就好像一個毫不相關的第三者一樣,默默的旁觀,不發表任何意見。
馮盛回到家中,早有妻子迎接,送到飯桌旁,一邊替丈夫斟酒,一邊說著從手帕交那兒聽到的傳聞:市場上糧食和鐵器的價格都在上漲;阿拉伯商人正在降低了沒藥和豆蔻的價格;崖、儋等州的蠻僚又開始不穩了;林邑國(即占城國古稱)的大王開始捕捉大象,時間比往年要早,規模也大得多。
「林邑人又想出兵攻打交州了!」說話的是馮盛的大兒子,他才十一二歲大,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有種這個年紀男孩子特有的那種自信和朝氣:「這些蠻子又想乘火打劫,這次一定要好好教訓他們!」
「食不言寢不語,你忘記了嗎?」妻子呵斥了兒子,目光轉向自己的丈夫,憂心忡忡的問道:「情況真的那麼糟糕嗎?夫君,若是林邑人也出兵了,那我們要不要避一避?」
「這裡是廣州!」馮盛擦了擦嘴,慢條斯理的答道:「距離交州還很遠,更不要說林邑了,再說了,前朝出兵征討林邑,破其國都,在此之後此國便恭順的很,你不要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