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割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父親您是想到咱們家了?”王啟盛也立刻反應了過來。
王文佐沒有回答,只是嘆了口氣。
“那,那父親您是因為這個才主動離開長安的?”王啟盛追問道。
“不說這些了!”王文佐擺了擺手:“對了,還有什麼其他的訊息嗎?”
“哦,都是些例行的價目表!糖、茶、米、油、布匹、生絲還有銅錢和銀幣的比價什麼的!”王啟盛道。
“哦?為何不早點告訴我!”王文佐伸出右手,從兒子手中拿過信箋,開始仔細的閱讀起來,按照他的要求,從成都、揚州、長安、洛陽等幾個重要的商業中心,都要定期發來主要商品的價格表。王啟盛看著父親聚精會神的研究手中的價目表,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沮喪。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愈發感覺到生活的無力,兄長們已經像展翅的雄鷹一樣,飛翔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而自己卻只能老老實實呆在父親身邊,和書本、表格、玻璃瓶和齒輪打交道,難道父親打算讓自己這輩子就當個工匠或者記賬的?
“阿盛!你看看這個,還有這個!”王文佐伸出手指,在賬本上點了兩下:“你看出什麼來了?”
王啟盛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卻是茶葉價格和銅錢和銀幣的比價,他看了一會兒,卻沒有說話。
“沒有看出來嗎?”王文佐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之色來。
“孩兒無能!”王啟盛沮喪的低下了頭。
“無妨!我說給你聽聽,下次自己學著就是了!”王文佐指了指表格:“你看茶葉價格,比上個月高出不少來!揚州、洛陽的茶葉價格卻沒什麼變動?這說明什麼?”
“說明——”王啟盛撓了撓後腦勺,臉上卻現出為難之色,王文佐見狀,只得提醒道:“價格上漲說明供過於求,要麼供應不足,要麼需求增加,而長安別的貨價沒怎麼增長,多半是吐蕃西域那邊的價格增長不少,應該派人往這方面打探!阿盛,你明白了嗎?”
“父親!”王啟盛有些不耐煩的問道:“我是您的嫡子,為何不傳授我兵法,治民之術,卻整日裡傳授我工匠、商賈的學問,這又是為何呢?”
“商賈,工匠的學問?誰和你說這些事情的?”王文佐的眉毛危險的皺了起來:“可是你母親說的?”
“不是!”王啟盛有些膽怯的看了看王文佐,壯起膽子道:“母親平日裡沒有和我說這些,可不說我也知道。當初其他兄長們小小年紀便文武兼習,而我現在卻每日裡學那些數術、物理、木工鐵匠、商賈之學,父親難道希望我將來當個商賈、工匠嗎?”
“我沒有這個意思!”王文佐搖了搖頭:“當初你兄長們那樣也是沒有辦法,我身居高位而支黨薄弱,只能讓他們從小就勤學苦練,才能早點成為我的助手,哪裡能像你這樣有時間修習學問?再說了,你說的那些商賈工匠之學也沒什麼不好的,你不是喜歡千里鏡、熱氣球、水輪船嗎?若是沒有工匠之學,哪裡有這些?”
“可是那些都不過是人下之人才做的呀!”王啟盛急道:“父親,我是您的兒子,難道您希望我將來做那些低三下四的活計嗎?”
“工匠商賈可不是低三下四的活計!”王文佐臉色變得陰冷起來,片刻後他沉聲道:“你若是不想學就算了,今後就不必學了,下去吧!”
王啟盛膽怯的看了看父親,躬身拜了拜方才退了出去,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王文佐長嘆了一聲,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難以與自己心意相通。從某種意義上講,兒子說的倒也不錯,即便是現代中國,掌握權力的官員社會地位也遠勝過商人和科學家,更不要說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可現在懂兵法治國的人不稀奇,懂經濟學懂商業懂自然科學的卻少之又少,總不能等自己一死,把滿肚子的知識都帶回土裡去吧?
“大將軍!”
“哦?是曹先生呀!”王文佐抬起頭,發現曹文宗正站在門口,笑道:“進來說話,我已經致仕了,你就不要再叫我什麼大將軍了!”
“是!”曹文宗笑道:“剛剛進來時看到啟盛公子出去,好像看起來不太高興的樣子!”
“哎,不提這不爭氣的小子了!”王文佐擺了擺手:“本想把腹中一點學問交託給他,可惜這孩子看不上,也只能算了!”
“啟盛公子年紀還小,不懂事!”曹文宗笑著安慰道:“等過兩年年紀大些,自然就明白了!”
“算了!”王文佐心灰意冷的搖了搖頭:“隨他去吧,強扭的瓜不甜,他不想學就換個想學的就是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曹先生,你今天來有什麼事?”
“是這麼回事!”曹文宗沉聲道:“我前兩天聽說了一件事情,覺得應該稟告您一聲。”
“什麼事情?”
“您還記得鄱陽王嗎?”
“鄱陽王?”
“你是說先帝留下來那個兒子?”王文佐皺起了眉頭,努力在腦海中尋找那個名字:“好像是叫李什麼文?”
“李守文!”
“對,就叫這個名字!”王文佐拊掌道:“他母親是叫許才人吧?已經過世了,對不?他出什麼事情了?”
“是這麼回事,饒州刺史上奏朝廷,說鄱陽王勾結妖人,私習天文數術,有謀反之嫌!”
“什麼?”王文佐吃了一驚:“什麼時候的事情?”
“上個月七日!”曹文宗道:“正好我一個弟子在當地遊玩,得知此事後立刻傳來訊息,算來奏疏應該剛剛到長安!”
王文佐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退隱回范陽後,將曹文宗召回身邊,名義上是教授家族後輩的武藝師範,暗中卻擔任間諜機構的頭子,派出許多密探前往四方,打探各種情報,直接對王文佐本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