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出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世在敦煌佛窟裡找到的文獻中,提到悉勃野王室的開國之祖聶赤贊普時,有這樣一段描寫,“那時蕃域九族由於不能承受十二小邦的政事,於是召集盟會商議:我等尋求的具有神變之力的真王,哪兒有呢?這時空中有聲道:‘如需雪區屬民之王,在穆域之玉貝金城中,有天神世系穆王外甥神王聶赤贊普,可迎為黔首之王。’於是十二小邦便各自派出一人前去迎接,其中為首之人伸出脖子,給聶赤贊普當做轎子,將其馱著回來。聶赤贊普這個名字在藏文中也就是“用脖子當寶座的英傑”的意思。
從這條記載可以看出,悉勃野王室的出現,本身就是盟誓會議的產物。這也不難理解吐蕃國家政治生活中神前盟誓所佔據的重要比例。而贊悉若提出的減少神前盟誓的頻率,無疑是削弱了贊普家族身上的“神性”,這當然是都松芒波傑無法接受的。
贊悉若沉吟良久之後道:“贊普,您有沒有想過,大唐天子也沒有每年都與臣子們盟誓一次的!”
“那是大唐,而非吐蕃!”都松芒波傑道。
“那是以前的吐蕃!”贊悉若道:“不錯,聶赤贊普稱王是因為他是天神的後裔,可聶赤贊普稱王時所統轄的土地有多大呢?十二小邦其實也就是十二個大一點的村子,加起來也就幾萬部民罷了!可是現在的吐蕃幅員遼闊,各族各邦百姓就如海邊之沙粒,林中之蜂群,數不勝數,與過往的吐蕃已經大不一樣了。”
都松芒波傑的臉色越聽越是難看,最後道:“大相你到底想說什麼?”
“如果贊普您想要統御萬邦,而不是僅僅做一個高原之上的一域之主,那最好就應該多向大唐天子學一學。不錯,大唐天子也自稱是上天之子,但他並非依仗血脈,而靠的是德行,才得到上天庇佑的!”
“你——”都松芒波傑聽到這裡,已經是勃然大怒,他霍的一下站起身來,拔刀喝道:“贊悉若,你想死嗎?”
“贊普您莫急!”面對都松芒波傑的兇相,贊悉若卻絲毫不懼,他坐在那兒紋絲不動:“還是莫要拔刀的好,刀能傷人也能傷己!”
都松芒波傑看了看贊悉若,深深的吸了口氣,還刀入鞘:“贊悉若,你走吧!看在令尊的份上,我饒過你這次!”
“多謝贊普!”贊悉若向都松芒波傑躬了躬身,向門外倒退而去,到了門口他沉聲道:“贊普,您可能不相信,可方才那番話完全出自我的真心。您應該很清楚您的歷代先祖們都是怎麼過世的,天神的血脈並不能保護他們,大唐的天子們要比您的先祖們安全多了!”
看著贊悉若的身影消失在門口,都松芒波傑將佩刀丟到一旁,坐在地上長長鬆了口氣。僅憑一把佩刀,都松芒波傑可沒自信自己能單對單制服贊悉若。贊悉若方才的最後一句話,深深的打動了都松芒波傑。雖然吐蕃王室們給自己的先祖們起了諸如“天赤七王”、“中勒六王”、“圓滿四王”這些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名稱,還稱讚這些王者們身受臣民的愛戴,具有非凡的智慧,擁有神靈的血脈云云。但實際上這些王者很少有能夠壽終正寢於榻上的,政變、刺殺、下毒、叛亂充斥了早期吐蕃王室的記載之中,比如都松芒波傑的父親、曾祖父都不是正常死亡。他當然清楚也許吐蕃的中下層會相信自己的神靈血脈,但上層貴族們肯定是不那麼信的。
“贊悉若、欽陵、悉多於、勃倫贊刃!”都松芒波傑口中念道著噶爾家族首領們的名字,右手下意識的握緊成拳。
——————————————
“那邊就是祁連山!”旦增緊緊拉住熱氣球吊艙的繩索,指著遠處那條隱約白色的山脈道。
層巒疊嶂的祁連山脈在他們的下方延展開來,綿延曲折直至視線的勁頭。這簡直就是一條巨大無比的蒼龍,護良暗想:曲折隆起的山巒上滿是白色的冰雪,再往下則是蒼綠色的針葉林、再往下則是大片大片的草甸,融化的雪水沿著山谷流下,匯成一條條溪流,灌溉著山腳平川上的大片土地,形成一片片農田、牧場、城鎮、村落。
“真美呀!”他嘆息道。
“是呀!”旦增贊同道:“從這邊看我們只能看到河西一面,祁連山的另一面便是青海了!”
“嗯!”護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的注意力已經被熱氣球下方的雄壯景色完全吸引住了,從四五百米的空中往下看,村落城鎮變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方塊、樹林、草場、農田變成了一塊斑駁的布匹,而人和馬根本看不清,只能看到大股軍隊,就好像一群群螞蟻。他雙手抓住吊艙的邊緣,探出頭去,如飢似渴的看著下面的景色。
“公子,公子,小心點,小心點!”旦增看到護良的舉動,趕忙勸諫道:“天上風大,這玩意搖晃的的厲害!”話音剛落,迎面便吹來一陣狂風,吊艙劇烈的搖晃起來,護良一個踉蹌,險些從視窗跌了下去,幸好他下意識的死死抓住吊艙邊緣的繩索,才沒有摔出去。
“快,快!”旦增一邊將護良拉回艙中,一邊抱怨道:“您這是何苦呢?這熱氣球危險的緊,您千金之軀,幹嘛要上這種地方來!”
“哈哈哈,果然過癮!”護良驚魂初定,大笑起來:“旦增,你不明白,在天上往下看的感覺會上癮的,我上來一次,就唸念不忘,想的緊!”
“哎!您和大將軍一樣,都是生的一顆虎膽!”旦增笑道:“與我們常人不一般!”
“虎膽!”護良笑了起來:“旦增,不久後就要開春了,我要領兵出征青海,打吐蕃人,你願意一同去嗎?”
“當然去!”旦增笑道:“不但要去,還要帶著我的人一同去。說實話,這次一接到大將軍的傳檄我就明白了,是用到我旦增的時候了,便是拼了這條性命,也要報答大將軍的恩德!”
“那就好!”護良笑道:“我聽隴西的將領們說青海那邊地勢高,天氣寒冷,走路走快些連氣都喘不過來,吐蕃人更是悍不畏死,前隊不死光了,後隊不上前,難纏的很。個個都視那兒為畏途。你就是吐蕃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