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八章 四輪馬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高文用極為肯定的語氣答道:“這麼說吧!小人不知道您這四輪馬車的圖紙是從哪兒來的,不過這繪圖之人當真是魯班再世,墨翟復生,這圖紙上有諸多機巧之處,若非後面有文字解釋,否則小人即使琢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奧妙!”說到這裡,他拱了拱手:“狄相公請隨小人來!”
“好!”狄仁傑放下酒杯,隨高文走過側門,穿越一個狹長的庭院,進入寬敞的石堆高頂房屋,看得出這屋子過去應該是用來做穀倉的,不過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鈑金車間,即使在門外也能聽到陣陣鐵錘敲打的聲響。剛剛走進門,一股熱氣便鋪面而來,讓狄仁傑覺得自己彷彿要步入火龍口中。青石地板上有四座熊熊燃燒的鍛爐,空氣裡充溢著煙硝和硫磺的臭味。鐵匠們根本沒有在意狄仁傑的出現,他們只來得及抹抹額際汗珠,便又繼續揮舞鐵錘和鉗子,打著赤膊的學徒則努力鼓動風爐。
“所有的零件都是這裡打製的!”高文不得不大聲叫喊,以避免被鍛打聲淹沒:“然後運到後院拼裝,依照圖紙的要求,整個底座幾乎都要用好鐵打製,這確實比木頭的更堅固耐用,也更輕,但打製的費用也貴多了。真的,如果不是從圖紙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真的有些不情願製造這種馬車,太貴了,一輛車子就要兩三百貫,足夠做十二三輛兩輪馬車了!”
“一開始總要貴些吧?後面做的多了自然就便宜了!”狄仁傑一邊說話,一邊加快腳步,他的額頭上已經滿是黃豆大小的汗珠,兩人穿過穀倉,又拐了個彎,進入一個僻靜的偏院,院子裡有一個竹棚,地上擺放著各色各樣的零件,已經依稀可以看到一個四輪馬車底盤的雛形。
“您看,就是這個!”高文指了指地上的四輪車底盤:“這就是我們店鋪兩個多月的心血!”
狄仁傑看了看那四輪車,覺得也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問道:“你們花費了兩三百貫,只得了這個?我看上去也沒有什麼希奇的嘛?”
“狄相公您請看!”高文笑了兩聲,上前提起那四輪車底盤前面的一根鐵桿,便拉著在院子裡繞了一圈,只見其轉彎靈便,高文也沒有廢什麼氣力,狄仁傑看出了些許門道,不由得咦了一聲。
“如何?狄相公?”高文放下鐵桿,笑道:“您要不要來試試!”
“好!”狄仁傑接過鐵桿,拉著那車底盤轉了一圈,果然那車除了剛開始要廢些氣力,後面動起來之後便十分省力,而且轉彎時也不用廢什麼氣力,他低頭看了一會兒下面的車軸:“你們這車軸好生奇怪,竟然是分成兩截的!”
“狄相公好眼力!”高文笑道:“這車輛最大的妙處便是在這車軸上,與尋常的牛車馬車比起來,這車可以兼具其長,而無其短!”
原來中國古代的畜力車輛也有兩輪、四輪,但以兩輪車為主,尤其是載人的客運車,幾乎都是二輪車。究其原因很簡單,中國古代的四輪畜力車的前後車輪的車軸是固定在車架上的,而四輪車要順利轉向時應該是前面的兩個輪子先轉向,然後後面的兩個輪子後轉向,這種動作固定在車架上的四輪車是無法做到的。中國古代四輪車輛如果要轉向,那就只能透過牲畜生拉硬拽,扭動車輪來轉向,極為不便。而兩輪車轉向就簡單多了,只需要前面的拉力轉向,車輛就自然轉向了,所以中國古代的畜力車中大多數都是兩輪車,只有少數四輪車。
而兩輪車雖然轉向便捷,但由於只有兩個車輪接觸地面,所以車輛本身和承載人貨的重量有一部分必須由馱畜承擔,不像四輪畜力車可以完全由車輛本身承受,馱畜只需要承擔平行的拉力即可,所以兩輪車的承載量要遠遠低於四輪馬車。而西方從凱爾特人時就學會了將四輪馬車的前兩個車輪車軸中間透過一個樞紐裝置與車輛的底盤相連,這樣前輪的車軸就可以圍繞著這個樞紐做大角度的轉動,這樣四輪車就可以很容易的轉彎了,這個結構與今天汽車底盤的四輪拖掛裝置頗有相似之處。
這樣一來,帶有轉向裝置四輪馬車在相當長時間裡都是西方軍隊陸上後勤的主力,甚至直到二戰其間,除了極少數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德軍大部分軍隊在東線戰場中從鐵路節點到軍隊大部分運輸補給都是由四輪馬車而非汽車來承擔的,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國一共調集了5060萬輛機械車輛(其中相當部分是摩托車),而騾馬則有162.5萬匹,號稱“神聖騾馬帝國”。
當然,王文佐提供的四輪馬車草圖上的特殊之處並非只有轉向裝置一處,還有減震、懸掛、剎車等裝置,只不過這些更加複雜的裝置高文還沒有完全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更不要說從圖紙落到車輛上了。
“妙,妙!”聽完了高文的解釋,狄仁傑不由得雙眼放光,作為漕運機構的官員,他當然明白這種新式四輪馬車出現的重要意義。雖然這種馬車造價不菲,對道路的適應性不如兩輪馬車,運輸的成本也遠比水運昂貴,但其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四輪馬車可以把已經建成的京杭大運河這一交通系統的輻射範圍大大的擴大,將更廣闊的國土、更多的人口籠罩其中,這件事情的意義可比區區一件新式工具要深遠多了。
“王大將軍真是所慮深遠呀!”
“王大將軍?”高文不解的問道。
“不錯,這圖紙便是王大將軍給我的!”狄仁傑笑道:“不光是這四輪馬車,還有那水輪船,也是王大將軍所制的!”
“水輪船也是他製造的?”高文吃了一驚:“可他既然是個將軍,不是應該善於領兵打仗嗎?怎麼還會做這些活計?”
“所以說是天縱奇才嘛!”狄仁傑笑道:“我原先還不明白為何他先造水輪船,然後卻要造起馬車來,原來這些都是為了漕運,有了這四輪馬車,大唐的東西南北便連為一體,我們轉運使也將成為大唐第一等的要害部門了!”說到這裡,他便哈哈大笑起來。
高文看著志滿意得的狄仁傑,他一時間還很難理解對方為何突然這麼高興,心底不禁有點害怕。
達到了此行的目的,狄仁傑並沒有繼續等待高五娘,就直接離開了。不過他沒有就這麼離開洛陽,而是前往自己的老上司的宅邸,探望那位總是給他寶貴建議的老人。
“懷英,你來的正巧,來,來,來,坐下,坐下,陪我多喝兩杯!”
看到狄仁傑的到來,王府尹十分高興,他一邊招呼狄仁傑坐下,一邊吩咐婢女送來碗筷杯子:“怎麼了,今天怎麼有功夫來老夫這兒?我可是聽說了不少你們轉運使的訊息,當初你那步棋可是走對了!”
“都是您的指點!”狄仁傑舉起酒杯,向王府尹拜了一拜,將其一飲而盡,他對自己老上司的眼光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若不是您,我哪有今日!”
“誒!話不能這麼說!”王府尹捋了捋自己的鬍鬚:“就算我說的再清楚,最後下決心擔風險的還是你自己!換了個人,就算我說破了嘴唇,他也未必敢賭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