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回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公,我護送您先回城吧!我們有馬,吐蕃人追不上的!”伊吉連博德策馬靠了過來,閃電劃破天空,照亮他的臉,有一道傷痕,血正從傷口流出。
“這個時候逃走?”王文佐抹了把臉,汗水和雨水連成一片,讓他無法區分:“只有我們兩個人?夜裡穿越那片荒野?與其這樣,還不如留下來一搏,吐蕃人也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馬,勝負未定!”
伊吉連博德張了張嘴,發現自己無法說服對方,這裡距離松州城至少有一天多的路程,途中是大片的草甸和山林,如果王文佐和他就這麼逃走,那途中什麼都可能發生,而且留在這裡的護衛群龍無首,多半是要輸。與其這樣,還不如留下來一戰,夜裡勝負誰也看不清誰,勝負還是五五之數。
“也好,不過您身份貴重,切不可貿然行事,我等先等候片刻,等下一次閃電,看清楚形勢再做決定!”伊吉連博德道。
雷聲隆隆,卻始終沒有閃電劃過,王文佐撫摩自己的戰馬,確認它沒有受傷,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馬就是自己的第二條命,在確認一切無誤之後,他翻身上馬,等待著閃電的到來。
但閃電未至,先聽到一陣馬蹄聲,王文佐與伊吉連博德驚訝的交換了一下眼色,方才他們並沒有發現吐蕃人有騎兵,難道己方已經被打敗了,這是逃出來的潰兵?
“都督,都督!”
“我在這裡!”王文佐已經聽出是阿克敦的聲音,高聲應道。
“都督在這裡!”阿克敦驚喜的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向王文佐叩首:“小人方才慌亂間與都督失散,罪該萬死,還請治罪!”
“起來吧,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王文佐皺起了眉頭:“其他人呢?”
“有一半人退到了沼澤邊的石樓堅守,剩下一半人隨小人衝出來尋找您!”阿克敦打了個唿哨,遠處傳來幾聲唿哨應和,隨後便聽到一陣馬蹄聲,聽聲音約有二三十騎,王文佐臉上的神色好看了不少。
“都督,我們先護送您回城吧!”阿克敦道:“至於剩下那一半人,那石樓十分堅固,居高臨下,吐蕃人短時間內絕對攻不下,等護送您回城之後再派兵前來救援也不遲!”
“石樓中可有食物、飲水、箭矢?”王文佐問道。
“都督不用擔心,小人令其退往石樓時,帶了四頭騾子,騾子上有箭矢乾糧,即便乾糧不夠,殺騾馬吃生肉也可以堅持數日,至於飲水,那石塔就在沼澤邊上,不難取水!只要援兵能及時趕到,那一半人就不會有事!”
“也好!”王文佐見靠過來的親衛也有三十餘騎,足夠護送自己回城,便點了點頭:“阿克敦,這次你處置的不錯,待到回去賞你五十匹絹,此番同行之人皆賞絹一匹,殺賊者加倍,有傷或亡身者加倍!”
在親衛們的護送下,王文佐連夜趕回松州城,回城後他立刻派兵前來接應。接應者趕到後發現吐蕃兵並沒有包圍,一問才知道吐蕃人天亮後進行了兩次試探,發現石樓險峻難攻,便撤兵退走了,於是一行人便回松州城了。
這次意料之外的遭遇戰給了王文佐一個警告——隨著冬天的越來越近,吐蕃人的活動也愈發頻繁,自己必須做出相應的行動,向這片廣袤土地上的羌胡部落證明大唐依舊強大,有能力庇護他們,否則他們就會在吐蕃和大唐之間做出自己的選擇。
“讓崔弘度把我的郎黨儘快帶來松州!”王文佐在信箋的末尾蓋上自己的官印:“越快越好,時間對我們很寶貴!”
“是,我立刻讓信使出發!”伊吉連博德接過書信:“不過鬆州不是有不少戍卒嗎?”
“他們沒用!”王文佐搖了搖頭:“我太瞭解他們了,這些戍卒在這裡已經呆了兩年多了,而如果依照常規,他們最多戍守一年就應該有人輪替了。他們現在心裡就想著回鄉,這種守兵拿來守城還成,帶他們出去野戰和自殺區別不大!”
“可當初您在百濟時手下計程車兵可是足足呆了三年!”
“那怎麼一樣!百濟是個死地,將士們不拼命就得死,由不得他們不賣力氣!”王文佐嘆了口氣:“而且我和他們當時都在百濟,甘苦與共,自然能得其死力。哪裡像現在,在那些戍卒眼裡我就是個從長安來的貴公子,怎麼會賣命!”
“從長安來的貴公子?”伊吉連博德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天子對您如此恩寵,又是少年早達,戍卒們這麼想也不奇怪!”
“反正我們必須儘快行動起來!”王文佐道:“我們的騎兵和旗幟越是儘可能多的飄揚在這片土地上,那些羌胡部落就越會站在我們一邊,沒有他們的支援,大唐是不可能在這片高原上站住腳的!”
松茂道。
“活見鬼,這地方吹得的不是風,是刀子!扎進喉管裡用力攪動,把肺都凍成塊了!”賀拔雍低聲抱怨道。
“沒辦法!”崔弘度的鬍鬚已經滿是白霜:“聽三郎說過,這松州地勢比五嶽還要高,所以氣候會更冷!”
“比五嶽還要高?”賀拔雍瞪大了眼睛:“這怎麼可能?五嶽峻極於天,比五嶽還高,那松州豈不是在天上?”
“是呀!”崔弘度點了點頭:“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這麼多年來三郎可曾有虛言過?他既然說這松州比五嶽還高,自然有他的道理!”
“這倒也是!”賀拔雍點了點頭:“不過三郎像這樣子又是招募宣潤弩手,丹陽藤牌兵,百濟、倭國、靺鞨郎黨也盡數招來,像對吐蕃人這麼在意的還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