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土崩瓦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高句麗王還真會玩心眼,他這是把自己比作微子,要咱們大唐當武王了!”
“別說,這高句麗王一直都是傀儡,和咱們打仗的事情基本都是泉蓋蘇文父子乾的。他是微子,泉蓋蘇文父子便是紂王,咱們大唐是武王,封他於宋,你看這不就對上了?”
“是呀!高句麗王這一套還真是絲絲合縫,估計沒少花心思!”
耳邊傳來部下的說笑聲,王文佐渾不在意的笑了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高句麗王的這套猴戲雖然耍的漂亮,主客卻不是自己,畢竟誰都知道,最後能夠決定他以及高句麗國命運的不是自己,而是英國公,是大唐天子,自己充其量在上頭做決定的時候作為親歷者被叫去問一句話而已。既然沒有決定權,那自然也落得個輕鬆,現在王文佐唯一需要關心的就是如何讓大軍平安進城,然後守到李績的大軍抵達為止,那就萬事大吉了。
咦!
“怎麼了?弘度,賊人有玩什麼把戲嗎?”王文佐問道,崔弘度在自己最早這群袍澤中以弓術和眼力好聞名,他這樣想必是發現有什麼不對了。
“三郎稍等,待我再看看!”崔弘度又揉了揉眼睛,細看了起來,最後用不那麼肯定的語氣問道:“好像那個高句麗王和昨天來的那個使者是同一個人呀!”
“啊?”王文佐聞言也細看了起來,果然那肉袒面縛的高句麗王與昨天那個高其昂身形十分相似,隨著對方越走越近,王文佐愈來愈確定的確是一個人。
“這是玩什麼鬼把戲?難道高句麗王不肯自己來,讓昨天的使者假冒自己?”
“這怎麼可能?咱們又不知道高句麗王長啥樣,他就算自己不肯來想讓人假冒,隨便找個人就是了,何必用和我們打過照面的人?”
“就是,人家都走到這一步了,何必又玩這點小花樣?一定是另有玄機!”
“我知道了!”伊吉連博德笑道:“昨天來的那個高其昂就是高句麗王,他這件事情放心不下別人,所以就扮作使者,親自來談一談我軍大營!”
“這廝好大膽子!”崔弘度吃了一驚:“他就不怕被我們識破了,扣在營裡不讓他回去?”
伊吉連博德道:“他這些年都被泉蓋蘇文當做傀儡,肯定深居簡出,就連高句麗人都沒有多少見過他的容貌,何況我們!縱然有些風險,總比被手下的人瞞騙還是強多了!”
聽了伊吉連博德的推測,王文佐不禁暗自點頭,古時大臣篡權的第一要義就是隔絕中外,將天子與外界隔絕開來,儘可能減少天子本人與其他人的接觸,這樣他們才能壟斷權力,這一點古今中外都一樣,泉蓋蘇文父子也不會例外。連高句麗人都不認識,唐人就更不用說了。退一萬步說,就算高句麗王被唐軍認出,扣了下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其實與他獻城之後的狀況也差不多。反倒是留在城中派人去唐軍聯絡時生出各種意外的風險要大得多。(此時的高藏手頭並無可以信賴的部下。)
“好一個高其昂?果然是個好角色!”看著越走越近的高句麗王,王文佐心中突然湧動著一種奇怪的衝動,想要與這個對手把這場戲演完。
此時高藏已經距離王文佐馬前只有二三十步了,他跪了下來,背縛的雙手牽著羊和茅草,膝行而前,在距離王文佐只有六七步距離時方才停了下來,高聲道:“海東不德小子高藏,得罪於上國,天降災殃。小子惶恐,身為罪囚,背系肉袒,伏於道旁,獻符節於上國將軍,生殺由之,但乞勿傷城中百姓,祖宗陵墓,予願足矣!”
“諸位!”王文佐笑道:“我聽說身為君子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不擒拿頭髮花白的老人。我雖然不敢與古時的君子聖賢相比,但也不願殺害侮辱已降之人來炫耀自己的武功。再說為將之惡,莫過於殺已降之人,白起、李廣皆為良將,卻不得善終,吾輩不可不戒之!”說罷他便跳下馬來,拔刀割斷了高藏反綁手臂的繩索,又解下自己的披風,披在高藏的身上,高聲道:“三軍聽令,吾奉天子之命討伐不臣,今高句麗已降,若有妄殺一人者當斬之!”
王文佐這番話後,三軍肅然,一片靜寂無聲,王文佐轉而對高藏低聲笑道:“難怪我先前覺得那使者器宇不凡,原來是高王前來,倒是我有眼不識泰山了!”
“不敢當將軍稱呼!”高藏躬身道:“形勢所迫,不得已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我曉得!”王文佐笑道:“你放心,我會令各軍各守四門城牆,不許進城。只讓我的親兵去看守武庫等要害之地。這樣應該就不會傷害城中百姓,不過我麾下將吏歷經百戰也都辛苦了,須得取些金帛賞賜!”
“這個好說!平壤城中府庫尚且充實,將軍所需多少,立刻送來!”高藏聽道王文佐說唐軍只控制城門並不下城,心中頓時鬆了口氣,他先前最擔心的就是唐軍進城之後會燒殺搶掠,引起暴亂,無論最後如何,他這個開城投降的高句麗王就會成為平壤軍民的仇恨物件,這樣一來他得到一郡,繼續奉守先王宗廟的希望也就破滅了。而唐軍如果只呆在城牆上和城門附近,自然就不會進入居民區,更不會與居民發生衝突了。至於拿錢勞軍這本是應有之義,反正府庫裡的積蓄也不是自己的,能花錢消災最好!
“這樣最好!”王文佐笑道:“還有一件事情,據我所知貴國軍中有質子法,在外為將之人,家中妻兒都必須留在平壤為質,請將這些將官家人都集中在一地,由我的人看守!”
“將軍考慮的是,小王會聽命行事!”
“還有,希望陛下能將降服獻城之事寫成檄文,盡數散發出去,越快越好,以免再流沒必要的血!”
“遵命!”
“城中若有當初隋煬帝徵遼時留下的隋人俘虜,以及其妻子,無論老幼,都全部釋放,送到軍營來!”
“遵命!”
王文佐又提出了五六個要求,高藏都一一從命,王文佐見其恭服,笑道:“陛下請放心,吾國天子寬宏大度,胸懷四海,以汝之順服,必不會傷及性命,且安心等待便是!”
唐軍的進城是在一種極為怪異的氣氛下進行的,不管高句麗王在先前表現的多麼順服恭謹,但唐軍從上到下在進城時都十分緊張,這座平壤城經過高句麗數百年時間的建造修繕,已經是一座十分完備的軍事要塞了。在四門都有完備的甕城、馬面、懸門等設施。稍有變故,都會給進攻者帶來滅頂之災。而值得慶幸的是,高句麗人並沒有做反抗,到了中午時分,唐軍已經控制了四門、武庫以及王宮等城中要害地點。
“崔弘度、沈法僧、黑齒常之,你們三人分別帶領一千人守東、西、北門,我守南門,大營也在南門!李波,你帶衙前都去守衛武庫,此番高句麗將領們的妻兒家屬也會押送到武庫,由你看守,不能出一點差錯,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