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上名了!”跡見赤檮接過夫人送上的布巾,甕聲甕氣的答道。

“那可太好了?”夫人笑道:“我聽說還要測試弓術、槍術和騎術,老爺您傷才剛剛好——”

“都透過了!”跡見赤檮將布巾還給妻子:“我腿上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都透過了?”夫人喜出望外:“那可太好了,那我去買點酒和鮮魚來,晚上要好好慶賀一番!”她不待跡見赤檮說話,就轉身跑了出去,全然沒有注意到丈夫臉上的苦笑。

橘紅色的焰苗在松針和乾薹蘚上綿延,松柴在火塘裡發出清脆的聲響,侍女將切成一段段的鰻魚用鋒利的竹籤串了,竹籤的末端插入火塘中。松柴燃燒發出的香氣與鰻魚香氣交雜在一起,瀰漫開來,跡見赤檮不禁深深吸了口氣,松枝烤鰻魚,這可是他最喜歡的一道菜餚了,看著火塘上被灼烤的油光發亮的鰻魚串,原先鬱郁的心情也變得舒暢起來了。

“老爺,請!”夫人笑嘻嘻的給跡見赤檮的酒杯斟滿,旁邊擺放著六七個陶碟,都是些爽口的小菜。跡見赤檮嗯了一聲,喝了一口酒:“咦,這是什麼酒?”

“魚市門口那個酒坊買的,聽說是百濟傳來的秘方!”

“嗯,果然不錯!”跡見赤檮點了點頭,他拿起酒瓶給妻子也倒滿了一杯:“來,你也喝一杯!”

“多謝老爺!”跡見夫人也不推讓,拿起酒杯喝了一口,笑道:“我這杯酒卻是預祝老爺早日升官,以您的本事,肯定不會落在平六後面的!”

妻子的話觸動了跡見赤檮的心絃,他咳嗽了一聲:“其實我的官職已經比平六高了,不,應該說明天我的官職就比他高了!”

“比平六高?他可已經是左衛門尉了呀!”夫人驚訝的問道。

“是的,右大臣已經讓我做左衛門佐了!除此之外,他還賜給了我一百結的田莊,就在奈良湖邊!”

屋中陷入了沉寂,只有松柴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昏黃的火光照在合不攏嘴的夫人臉上,就像個陶土玩偶,半響後她才發出一陣呻吟:“這,這是真的?”

“是真的,任官文書明天就會發下來!”看到妻子的樣子,跡見赤檮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快意,他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田莊會晚一點,不過應該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不過,這都是有條件的!”

“什麼意思?”跡見夫人緊張了起來,他抓住了丈夫的衣袖:“右大臣要讓你幹什麼?去刺殺中大兄皇子?”

“她到底還是關心我的!”

跡見赤檮心中不禁一暖,拍了拍妻子的手:“你就不要瞎想了,我哪有這個本事,是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好!”夫人鬆了口氣,旋即高興了起來:“右大臣還真是一位慷慨大度的貴人,左衛門佐,還有奈良湖邊一百結的田莊,再過兩三代跡見家也就是名副其實的貴人了!”

“你先聽清楚條件再感謝他吧!”跡見赤檮嘆道:“我剛剛說了,右大臣開出的條件是我必須交出家鄉的銀礦,你明白嗎?我必須用銀礦換升官和田莊!”

“原來是這樣!”夫人點了點頭:“是有些讓人心痛,不過也還好!”

“什麼意思?”跡見赤檮皺起了眉頭:“那可是銀礦呀,我們跡見家最重要的基業!”

“是呀!可是想要銀礦的是右大臣呀!他的要求是可以拒絕的嗎?”夫人反問道:“不要忘記了,像他這樣的大人物,完全不需要用田莊官位和你交換,他只要說一句話,跡見一族就會被從地上抹去,什麼痕跡都不會留下,銀礦自然也就是他的了!”

“是呀!”跡見赤檮嘆了口氣:“像他這樣的大人物的意志,是不可以違抗的,我能得到升官和田莊,已經是一種幸運了,不過一想到幾代人留下來的家業在我手裡失去,心裡就不開心!”

“老爺,你忘了嗎?這銀礦其實也是跡見家替別人代管的呀!如果能夠繼續替內大臣代管銀礦的話,那我們又有什麼損失呢?”

“不錯!”

一語驚醒夢中人,妻子的話就好像一道閃電劃破跡見赤檮腦海中的迷霧,讓他清醒了過來,是呀!這銀礦本來就不是跡見家的,反正都是當代官,當誰的又有什麼區別?他原本還顧慮右大臣是個唐人,有一天會離開倭國,但這對跡見家豈不是更好?主家離得越遠,代官的權力就越大,右大臣能帶走白銀,又不能帶走礦山,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總不能親自去礦洞裡面挖礦吧?

“糟,糟了!”

“什麼糟了?”跡見赤檮驚訝的問道。

“魚烤焦了!”跡見夫人一邊手忙腳亂的把魚串從火塘中拿出來,一邊抱怨道:“就是你,方才和你說話忘記了鰻魚,都烤焦了,這可是上好的鰻魚呀!”

“這有什麼!烤焦了也一樣吃!”跡見赤檮積鬱已去,心中大快,拿起一串鰻魚便塞進口中,一邊咀嚼一邊笑道:“這樣吧,我明天就去山田寺那邊聽命,儘快把代官的事情敲定了!”

——————————————————————————————————

美濃國。

春風拂過糾結的頭髮,溫柔而芳香,一如少女的指尖。定惠閉上眼睛,傾聽著鳥兒的歡唱,感覺到河流的脈動,小船正隨木槳划動,經歷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定惠感覺世界是如此甜美,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溫暖而又舒適,遠處傳來歡快的鼓笛聲,那是農民在舉行田樂,祈禱當年的豐收,他禁不住笑出聲來。

“怎麼了?”中臣鐮足回過頭來。

“沒什麼,春天到了!”定惠笑道:“我覺得空氣中都滿是甜蜜,還有田樂的聲音,自然就笑出聲來!”

“是呀,春天到了!”中臣鐮足嘆了口氣:“田樂響起,馬上就要插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