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圈套(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話間,中大兄已經分派了斥候,作為一個老練的將軍,他的調配無可挑剔:先派出數十騎繞到上游淺水處涉水渡河,然後佔據四周高處確認沒有敵人的伏兵後,然後才在淺水處下游數十米處牽引六七條粗索橫跨河面,讓騎兵沿著粗索巡遊,然後才讓大隊步卒渡河。這樣即使有少數渡河時被水流衝倒之人,也可以死死抓住粗索,不會被水流帶走,旋即便被騎兵救走。眾人見到渡河無礙,士氣大盛,不過半日功夫,便有五六千人過了河。
天色漸晚,中大兄巡視完營寨,便來到石上神宮。與從大陸傳來的佛教寺院不同的是,石上神宮還保持著原始宗教特有的古樸、陰森、神秘、原始的風格。神宮位於一片古老的樹林之中,千百年來,斧頭和鋸子都未曾進入其中,在這裡,粗壯厚實的黑色樹幹相互攘擠,扭曲的枝在頭頂織就一片濃密的參天樹頂,變形的錯節盤根則在地底彼此角力。這是個屬於深沉寂靜和窒鬱暗影的地方,每個參拜者進入其中,都本能的屏息躡足起來。
中大兄緊隨在祭祀身後,祭祀全身上下被黑色長袍包裹,只露出一對眼睛,他穿行在林間,沒有半點聲息,似乎是鬼魂而非人類。林間佈滿腐敗的落葉,只要踩在上面就會陷入其中,中大兄竭盡全力才能跟上那祭祀的步伐,正當他以為自己快要跟不上去的時候,祭祀的腳步停住了,在他的面前是一片空地,空地的中央是一棵古老的橡樹、一棵遮天蔽日的老橡樹。
「就是這裡了!」祭祀的聲音低沉而又渾厚:「就是在這裡,神武天皇擊敗了長隨彥軍(神話傳說中當時佔據大和地區的土著首領),取勝之後的神武天皇設立祭典,感謝了天地神靈,並把自己的寶劍解下,供奉於此樹之下!」
中大兄順著祭祀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在那棵古老橡樹的根部,有一個不大的神龕,神龕中的石像容貌深長而憂鬱,雙眼深陷形容怪異、毫無佛教寺院中佛像的寧靜和雍容。在石像的膝蓋上有一柄長刀,幾乎沒有什麼裝飾,看上去古樸而又威嚴。
「那便是神武天皇的石像嗎?」中大兄低聲問道。
「不知道!」祭祀搖了搖頭:「有人說是的,也有人說這是五瀨命的石像,他是神武天皇的長兄,被長隨彥射中,後來傷重而亡。天皇繼承了他的事業。擊敗長隨彥之後,便留下自己的劍陪著兄長,以免兄長死後被當地鬼神騷擾。」
中大兄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一步,跪了下來,低頭行禮。
「我想要借走布都御魂之劍!」幾分鐘的沉默之後,中大兄道,他的眼睛依舊停留在石像的臉上不肯離去,似乎想要把這個怪異石像的面容刻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不論你是神武天皇,還是五瀨命,都是我的先祖,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孫。我中大兄想要效仿你們,將陽光照耀之下的土地都變成大和王國的一部分,由於我的力量不夠,希望將這把布都御魂之劍借給我,當我完成宏願,會再將寶劍還來,並修建一個更大的神社,供奉您!」
語畢之後,他俯首磕了兩個頭,然後雙手從石像膝蓋上拿起長劍,舉過頭頂,又向石像拜了兩拜,站起身來,將長劍系在腰間,轉身向林外走去。
當中大兄走出昏暗的樹林,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一時間有點眩暈,他向飛鳥京的方向望去,只見數道濃煙升起,直衝雲霄。中大兄加快腳步,來到自己的坐騎旁,翻身上馬,拔出長劍高高舉過頭頂,高聲道:「這是神武天皇的布都御魂之劍,現在在我手中。看那邊的濃煙,逆黨正在逃走,加快腳步,不要放過建立功勳的機會!」說罷,他踢了一下馬腹,戰馬潑刺潑刺的衝下土丘,隨行的衛士趕忙跟上,大軍就彷彿一頭巨大的蠕蟲,緩慢的向飛鳥京挪動而去。
——————————————————————————————
「琦玉已經離開了?」
對於這個答案,中大兄倒是一點也不驚訝,他很清楚自己聚集軍隊的速度有多快,即便自己易地而處,唯一的辦法也就是迅速撤離飛鳥京,避其鋒芒。
「是的,就在昨天晚上上的船!」回答者是一個年過五旬的老人,中大兄只能想起來他應該是蘇我赤兄的一個遠方親戚,應該是個沒有什麼能力的庸人,否則自己不會沒有一點印象。
「上船?」中大兄撫摩了一下下巴上的鬍鬚:「應該是逃到西國的某個郡國了,她在那兒有不少莊園。」對於琦玉的逃走,他倒是不太在意,在他看來失去了中央的名義,身邊又沒有出色的將領,琦玉已經是大勢已去,接下來只需要給當地的國司一紙文書,就能讓其將琦玉抓回來了。
「那唐國使臣呢?」中大兄問道:「你知不知道他的行蹤?」
「不知道!」老人茫然的搖了搖頭:「不過聽說幾天前琦玉皇女擊敗了在京城放火的逆黨扶余豐璋之後,便封唐國使臣為內大臣,大紫冠,這不是瞎胡鬧嗎?」
聽著老人憤憤不平的抱怨,中大兄不由得笑了起來,在他看來這倒是琦玉為數不多的英明舉動,付出一個內大臣的官職就能夠把大唐拉到這邊來,這是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只可惜時運站在自己這邊,想到這裡,他伸手撫摸了一下腰間的刀柄。一旁的隨從看到,趕忙將老人帶了下去,只留下一串抱怨聲。
「陛下!」副將的聲音打破了中大兄的好心情:「糧倉和船廠都被燒掉了,末將已經派人去補救了,但據說被破壞的很嚴重,恐怕能救回來的不多!」
「我知道了!」中大兄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不小的麻煩,看來琦玉學會了很多,我會寫信告訴周圍的郡國,儘快送些糧食來!」
「恐怕來不及了!」副將低聲道:「在您的旗下至少有三萬人,周圍郡國的糧食運來飛鳥京至少要半個月,那個時候早就斷糧了,我建議向京城的居民徵糧!」
「不行!」中大兄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部下的建議:「京城有糧食的要麼是皇族貴族,要麼是神社佛寺,向他們徵收糧食肯定會惹出大亂子的!」
「不!我聽說逆黨在燒糧倉之前先向外放了幾天糧,只要是京城居民,想拿多少糧食就拿走多少糧食!現在京城即便是普通百姓手裡也有很多糧食,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糧食徵收上來!」
「燒倉之前先放糧?這可不像是琦玉能想出來的辦法!」中大兄皺起了眉頭:「難道是那個唐國使臣,他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我明白了——」
「怎麼了?這裡有什麼奧秘嗎?」副將好奇的問道。
「很簡單,他想要挑起我和京城人的矛盾,迫使我退出京城!」
「這怎麼可能?」副將笑了起來:「您執政二十餘年,京城人都深蒙您的恩惠,又怎麼會反對您登基為王?」
「你還是不明白!」中大兄搖了搖頭:「你立刻派一支分隊,去佔領難波津,我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事情只怕沒有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