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故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琦玉皇女冷哼了一聲:“我對他沒有偏見,既然你知道神靈之間也充滿爭鬥,應該也會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難道他不會對你下手?”
“不,只是暫時不會!”大海人皇子笑道:“他的孩子還太小了,這次遠征百濟失敗之後,皇族的威望和實力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如果他再把我也殺了,那皇族中就再也沒人了,如果那時他再出點事,從神紀流傳下來的皇統就會斷絕,這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所以你才這麼敢這麼大膽的行動?”琦玉皇女冷笑道:“就是因為篤定了他不會對伱下手?你們兩個還真是一對好兄弟呀!”
“琦玉,你還是太容易被仇恨遮蔽眼睛了,都看不到兄長的優點了!”大海人皇子笑道:“不久前的那三條詔書你看了嗎?這就是兄長默許的,他為什麼讓我這麼做?”
“打了敗仗,沒有辦法向貴族們做出讓步,討好貴族大人們罷了,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是的,那他為何不自己去做,而讓我來做呢?這個人情自己吃下來不好嗎?”大海人皇子笑道:“說到底,兄長這是讓我累積威望,以備萬一。琦玉,我知道因為有間的事情,你永遠也不會原諒兄長,但你也要記住,你也是皇族的一份子,我們血管裡流著一樣的血。”
聽了這番話,琦玉皇女默然不語。半響之後才低聲道:“你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說到底你還不是背叛了你的兄長!”
“這不是背叛!”大海人皇子笑道:“皇族內部為了爭奪皇位而自相殘殺是很正常的,就好像神靈之間的鬥爭,這一點也不奇怪。但我們之間的爭鬥不能破壞了皇族的地位,這一點我們不能忘記,否則只會後悔莫及!”說到這裡,他伸手握住琦玉皇女的右手:“琦玉,這個國家是天照大神的,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還會是這樣,萬世一體,永不終結!”
“嗯!”琦玉皇女點了點頭。
——————————————————————————————
泗沘城。
“郎君打算招回所有的工匠?”柳重光小心翼翼的問道。
“對,所有人,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招募更多人!”
“可,可是這些人都已經回自己的故鄉了,而且眼下正是農忙的季節,如果要——”
“他們的損失將由我來補償!”王文佐打斷了柳重光結結巴巴的解釋:“所有工匠將得到三份口糧的供養!除此之外,大工每個月工錢一貫,小工半貫,冬夏各有一匹布的衣賜,如何?你還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了!”柳重光搖了搖頭,王文佐給出的報酬已經遠遠超過工匠們在家中務農的收入,有了這個做底,招募工匠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很好!”王文佐從袖中抽出一卷圖紙,遞給對方:“你先看看這個,能不能建造出來!”
柳重光接過圖紙,立刻被上面的圖樣吸引住了,他當然知道這位唐人將軍多才多藝,尤其在機械、建造上頗有巧思,連環弩、蠍子、霹靂車等都是他主導搞出來的,但圖紙上的船型卻是他從未見過的,只見其船身修長,有兩根桅杆,船首鋒銳,彷彿一把鋒銳的尖刀,與當時東亞海面上常見的唐船區別甚大。
“重光,這船你造的出來嗎?”王文佐問道。
“這等船型小人未曾見過,也不懂其法式,不敢妄言能不能建造!”
柳重光的回答讓王文佐有些失望,相比起他先前建造的帆槳船,他這次拿出的船型要大多了,有兩層甲板,這樣下層船艙就可以裝載戰馬。從過去和倭人的交手經歷來看,騎兵、尤其是披甲重騎兵才是唐軍最大的優勢所在,少了甲騎的唐軍就等於少了一條腿。而要有兩層甲板,那船隻吃水就會很深,就必須依靠風帆,而不是船槳驅動。但沒有船槳,船隻在陌生臨海海域就會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海風吹到淺灘擱淺,甚至撞上礁石。綜合考慮之後,王文佐選擇了縱帆船,可以四面兜風的縱帆可操縱性肯定比橫帆強多了。
“我這次從唐國來所乘的船還有八條留下了,你將其重新返修一遍,若有朽壞的木料都更換了,刷一遍漆,聽候使用!”王文佐沉聲道。
“遵命!”
————————————————————————
倭國,筑紫朝倉,橘廣庭宮。
“外面的橘子樹開花了!”慧聰感嘆道:“我記得當初寺廟後面也有一大片橘子林,每年這個時候,蜜蜂在林中飛舞,發出嗡嗡的聲音,香氣撲鼻,而我的老師著在林中空地給我們講經,就像這裡一樣!”
崔弘度走了出來,在露臺上與慧聰並肩而立,慧聰說的沒錯,庭院裡的橘樹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他每吸一口氣,濃郁的香氣便充滿鼻腔,遠處傳來少女的嬉鬧聲,他已經好久沒有這種祥和的感覺了。
“果然還是讓三郎料中了!”崔弘度笑道:“倭人耍起了緩兵之計,說真的,若非是倭人的伎倆,我倒是寧可在這裡多住上幾日!”
“是呀!”慧聰笑道:“住在這種地方,塵囂之意頓去,距離靈山又近了幾分!”
“距離靈山又近了幾分?”崔弘度聞言笑了起來:“你這和尚又在說胡話了,我打聽過了,這橘廣庭宮乃是倭王的行宮,前任倭王便死在這裡,這等富麗堂皇之處,怎麼會距離靈山更近?”
“我聽說倭人崇信佛法,這行宮也與佛堂精舍差不多,自然距離靈山不遠!”
兩人說笑聲音大了些,一名倭人侍官從堂下迎了上來,躬身道:“二位使臣有何吩咐,還請示下!”
崔弘度與慧聰交換了一下眼色,笑道:“也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在這宮中住的久了,不知何時才能前往貴國都城!”
“回稟使臣!”那侍官顯然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不假思索的答道:“眼下從這裡前往都城的海路風急浪大,為了二位使臣安全著想,還要過些時日,待風浪小些,才能上船!”
“那要等多長時間?”
“至少要六七個月!”
“六七個月,那豈不是要到十月以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