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伯爺縣衙發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個年齡超過三十、四十歲的老秀才出了考場蹲在地上就抱頭痛哭,讓路人看了都覺得心酸可憐。
呂方正身為長安府牧,早朝便將此事稟報。
李自原知道亮王府的屋頂被群鳥用小石子砸過,原想著國庫有了銀錢就掀屋頂重新蓋,在七月會試之前修建好,豈料這場春雨來得急還大,把府試的幾百名秀才給淋了。
此事一出,亮王府被長安人稱做「鬼府」,大白天的方圓百丈都沒有人影,連帶整條大街的地皮價位大跌。李自原便是花大銀錢將王府屋頂翻建都不會有人去住。
李自原請護國寺的僧人到亮王府做法事被和原主持拒絕。
李自原只有叫清風觀的道士去做道場。清風觀觀主妙海提出要求,借用王府半個月。
李自原應允之後,妙海帶幾百名道士、道姑浩浩蕩蕩去做道場,特意檢查每間屋子,見剛漏過雨很潮溼,極不容易發生火災,便將白雲觀運來的幾千斤宣講時要用到活躍氣氛由道士自行研製的煙花放進來,又派幾十名小道士、道姑將王府打掃乾淨,將未聽說過亮王府是「鬼府」的兩千多名遠道而來的外地香客安置在此。
且說謝奇陽在醴泉縣領著眾人修建水庫、打水井,每日都遇到各種繁瑣雜亂的難題,忙碌得腳不沾地,有時連飯都顧不得吃。
打水井要比修水庫簡單容易的多,各村如火如荼的挖井。
何屠夫、何家六個寶、眾醫武僧、眾秀才每人負責一個村,跟里正見了面,當天定下井址,立刻集合村民開挖,井裡出了水還要再往深挖九丈,這樣遇到大旱也能有水吃。
挖井很辛苦,由於各村太分散,謝奇陽就沒有設伙房,把飯錢補在工錢裡面,工錢按照一人一天三十個銅板結算。村裡的男人都簽過萬民書,哪想到謝奇陽仍按之前許諾的支付工錢,捧著銅板感激涕零給發錢的眾人下跪磕頭。
謝奇陽讓呂知清發出告示,公佈水庫選址佔到的樹林、田地、合理的收購價錢、產權人姓名,讓產權人拿著契約證明在十日內到官府,拿銀錢跟官府簽定買賣契約轉讓樹林、田地。
告示發出第三日,便有近百名達官貴人家的奴僕裝扮著農民,到水庫選址附近的村子煽動村民明日去縣衙門鬧事,要求將收購價位提高十倍。
第四日,二十幾個貪財大字不識的村民跟著奴僕到縣衙門前擊鼓,白鑫升堂叫張連鋼念狀詞。
村民們一聽竟是狀告謝奇陽以低價強行收購田地、樹林,都傻眼了。那些攛掇村民的奴僕在升堂時就悄無聲息的離開。
村民們就算此時撤下狀子,也算犯了汙衊朝廷官員的大罪,輕則杖打三十棍,重則流放千里。
村民們騎虎難下不願被打,昧著良心堅持告下去,竟還有人言之鑿鑿道:「謝大人是潭州人,怎麼可能一心為我們陝西人修水庫?」「外地人自是不管我們的死活,把我們的田地便宜買了,日後我們吃啥喝啥去?」
衙門外頭圍了好多老百姓,一些人不明真相的好奇到底田地、樹林的價格是多少,一些人憤怒的叫罵村民們恩將仇報狀告賑過災湘雪郡主的丈夫謝奇陽。
白鑫沒有聽張連鋼的建議,迂腐的按照平唐國國法規定,叫衙役請謝奇陽當堂對質。
忙得不可開交的謝奇陽蹙著眉頭快步走進大堂,俯視二十幾個村民,很是驚詫,萬萬沒想到告他的不是達官貴人,而是受過他家恩惠的村民。他在潭州修江堤,收購過一些田地、樹林,老百姓、達官貴人都很配合,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
謝奇陽想到不久前來到醴泉縣探望他的愛女謝玲瓏的話「當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就會做出違背道德無情無義的事」。既然這些村民摒棄了道德情義選擇了利益,那他還客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