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福樂居添貴客
章節報錯
九月底名氣已傳至長安的九湘齋各分店售賣苦瓜,生意興隆,賣勢很好。謝玲瓏準備明年讓外公在地裡試種苦瓜。
進入冬季,潭州雨水漸少。臘月中旬毛毛雨不斷,往往下半天的雨才把地面打溼。湘江的水位越來越低,桔子州頭小島露於江面的面積已達到三百餘頃。
謝奇陽採納謝玲瓏的建議,在湘江工程收尾時把潭州城府三里江道挖出的江泥堆在桔子州頭,將小島築高十丈,由謝玲瓏出資在上面建一個集花園、觀賞性樹木、假山石為一體的小園林,成為潭州府新的一景免費開放。
從臘月二十日起,謝奇陽讓負責管帳的六位大舅子、九位侄子陸續給挖江泥的近七萬名短工結算銀錢,工期達到三十日的贈菩薩菜靈辣椒、一斤靈棗,放他們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
冬天江邊風大泥裡無比陰冷,挖江泥是最苦最累還很傷身體的差事,謝奇陽少年時曾在底層打拼過體恤打短工的貧苦百姓,又有謝玲瓏的護國寺幾十萬兩銀子香油錢贊助,他給短工開的條件很優厚,包住包吃,工錢按日算,一天一個銅板。
短工住的地方就是在江邊搭簡易茅草棚睡大通鋪,天冷人多擠著暖和,何況夜裡棚裡還奢侈的燒著兩個大炭盆呢。
茅草棚旁邊搭著簡易灶名短工為一組吃大鍋飯菜,派四個麻利廚藝不錯的廚子。
短工一日三餐吃的主食都是晚稻穀做的米飯。潭州府各地去年推廣種植兩季水稻,加上挖江泥築堤未發洪水,每畝田一年能多出二百多斤谷,早稻穀打出來的米沒有晚稻穀香就用來繳官糧,晚稻穀又香又糯自家留著吃。早稻米口感不如晚稻穀,卻勝在放水煮出來出米飯量大,潭州城府一斤只賣兩個銅板,富貴人家僱用長工、短工都給這種米吃。謝奇陽大方的給短工吃晚稻穀。
每頓吃一葷一素兩個菜,葷菜以解饞豬肉為主,每吃一次剁辣椒燉江魚頭,素菜豆製品、青菜換口味做油水放得很足,管吃飽但不能浪費。謝奇陽特意囑咐,讓廚子每日給短工熬薑湯驅寒,每煮藥湯防病。
工程每年十月十日開工至臘月二十日,再從正月十六開工至二月二十六,來打短工的百姓若能四年全程堅持幹下來,四百多天能得六十兩銀子,足以在農村蓋三間房買兩畝田娶個堂客了。
有許多短工是父子、兄弟,甚至一家的成年男丁全部出動,這年前結一次銀錢就能有十幾兩、幾十兩的銀子,一下子有錢了。
臘月二前所有的短工都歡歡喜喜回到家中,銀錢存著有大用處,靈辣椒自家正月過年做菜吃,靈棗切成薄片盛於盤子一半孝敬爹孃一半給兒女吃。
一家老小團聚有了錢說笑時底氣都足,說起明年田裡要種兩季稻,菜地裡種菩薩果西紅柿、菩薩菜辣椒,不用擔心水災,定跟今年一樣是個豐收年,除去交官糧納田稅,一日三頓都能吃上大米,富餘的米還能賣些銀錢,西紅市和辣椒一半吃,一半可以賣掉,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日子真是越來越好過,不禁對謝奇陽、謝玲瓏和何屠夫一家感恩戴德。
湖南道的農民們口口相傳,幾乎家家都知道承議郎謝奇陽是個大大的好官清官,他家的玉女謝玲瓏冰雪聰明菩薩心腸,他的岳父何坤一家都是地裡高手天上下凡的農神。
何家、謝家在潭州成為新貴家族,潭州城府方圓幾百裡的大家族瞭解到何家有九個孫子、謝家三個兒女未定親,紛紛派官媒來求親,坐小轎的官媒婆一位接著一位,快要將福樂居的門檻踏破。
臘月三十。早晨霧濛濛的天空落下零星的雪花。
花園裡夏天植的三十幾株梅樹枝頭黃色臘梅花含苞欲放,空氣裡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
十八歲的荷花一字眉面板微黑卻隱透晶瑩的光澤,穿著青襖藍褲,梳著垂髻,發上扎著喜慶的紅繩,背影苗條,手拿剪刀聽著旁邊廖小松的指導認真剪著梅枝。
十九歲的廖小松個子比荷花高半個頭,長期在江邊吹江風膚色呈古銅色已經長開褪去青澀,目光深邃,戴著四角灰色小帽,穿深藍色中長襖黑色長褲,左手提著一個大竹籃,裡面放著剪好的十幾根梅枝。
謝奇陽在請功名冊上寫了廖小松的名字,幾日前,廖小松、何家六個寶、謝尚武、謝愛武被呂方正封為湖南道都督府官員,從正八品到從九品不等。
廖小松被封為從九品上的錄事,雖是不入流的小吏,卻是有了官職,而且跟著得到聖眷的謝奇陽,前途不可估量。
若不前他很有遠見提出要做謝奇陽的書童,拒絕劉淑芳百兩銀票收買,在瀏陽縣怒打謝族奴僕,在小酒館舍命保護謝奇陽,一直忠心耿耿,哪會有今天的風光。
如今他比在野桔村的兒時玩伴身份、地位強了許多,潭州城府的中等富商和小吏爭著要把嫡女或庶女嫁給他做妻子。
廖小燕的大弟廖小虎一直幫著謝奇陽做事,他堂客進了繡坊當繡娘,去年兩口子把家搬到福樂居旁邊的村子。廖老爹能下地走動,廖老孃的腰病徹底好了,將野桔村的房子賣掉,跟兒子、兒媳住一起,平時看家帶小孫子。
廖小燕待產,何陽正要複習功課,何三寶忙得不可開交,一家人商量給何七雪說過後,就將廖家老爹、老孃和小侄兒一直接院住。
廖小松得以在福樂居過年,在二號院裡仍跟老柄叔一個房間,一閒下來就幫著荷花做活。他偶爾暗示幾句打比喻,荷花竟是聽不懂,急的在心裡直嘆氣。
荷花剪了一大籃子,道:「小姐不喜歡紅梅,只喜黃色臘梅,說現在剪下梅枝放在屋裡用靈水浸泡,明日正月初一大早就能綻放,到時滿室花香,吉祥如意。老老太太和老老夫人都愛花,一定喜歡。」
廖小松想起將要九歲的謝玲瓏,讚歎道:「小姐向來心思巧妙。走。我們送花去。」
兩人說笑著步行至第院。看守院門的是兩名氣度不凡腰身板直的中年奴婢,見是謝玲瓏身邊的貼身大奴婢立刻放行。
偏廳裡生著三個火盆,開著半扇窗戶。傢俱清一色的紫檀木,東邊靠牆置著一張桌腿雕獸圖的几案,上面擺著一個小獸紅銅香爐,裡面點著極為名貴的沉香,好聞的香味瀰漫整廳,光這一樣就能看出住在這個院子的主人身份尊貴。
一個梳著雲髻戴著鑲紅寶石和鑽石金釵穿著高領寬鬆紫襖銀灰色長褲的貴婦人跟一個梳著簡單髮髻戴著玉釵穿絳紅色中長襖深藍色褲的老婦人分坐在一個小方桌兩側吃靈果談笑風生。
貴婦人是玄燈大師和和泉兩年前親自送來的,當時她的右眼瞎了,還帶著不滿一歲體質很弱的雙胞胎男嬰孩。玄燈大師說她叫靜夫人,是他俗家的妹子、明公子的姑姑,雙胞胎是她的曾孫子。
老婦人是謝奇陽的奶奶江芳,比靜夫人晚一個月從洞庭湖莊子搬到福樂居十六號院。
管家王福為區別老主子和老貴客,讓府裡奴僕稱江芳做「老老夫人」,稱靜夫人做「老老太太」。
為您提供大神憶冷香的《田園空間:傾城嫡女玲瓏》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134 福樂居添貴客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