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亂局成風暴,夾縫能奮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驛馬鎮和恩奈商社全面投資建設,在長安、汴梁和揚州的大唐朝廷諸路轉運使督辦府基地後不久,僖宗皇帝因被王重榮、李克用、朱玫、李昌符等軍閥所逼,在宦官田令孜和神策軍的護送下,他逃亡秦嶺南部地區漢中避難!
此後,大唐天下又進入一個戰火紛飛,流血漂櫓的風暴年代!
光啟二年(886年)春天,在蔡州稱大齊國皇帝的秦宗權,得知唐僖宗皇帝被宮廷內亂所逼逃亡漢中後,他更加猖狂,他命令部下領兵在中原各地四處攻城掠地,企圖吞併整個中原地區,然後他派兵攻打潼關,其他佔領長安,將整個大唐天下納入大齊國版圖內。
當時,唐朝在中原各道和州仍然駐紮著大量唐軍,但是由於唐朝皇室勢力微弱,這些唐軍都不聽從皇室的指揮,在遇到秦宗權部隊進攻時,他們為了自保,要麼逃跑,要麼投降秦宗權!
因此秦宗權的部隊如今無人之境,勢如破竹,他們接連攻陷汝、洛、懷、孟、唐、鄧、許、鄭等中原河南重鎮,只有宋、亳、滑、潁等州僅能閉關自守,中原地區幾乎淪陷!
此時,秦宗權勢力已經構成對秦川、山西等地區的直接威脅!
由於戰火洗劫,中原河南地區方圓幾千裡,幾乎斷絕了人煙!
秦宗權是一個大魔頭,他比黃巢狠毒得多,為了解決部隊糧食短缺的問題,他繼承了黃巢軍“殺民食肉”的做法,並將吃不完的人肉用鹽巴醃製、晾乾,作為部隊的長期口糧!
因此,聽說秦軍打來,各地老百姓都舉家瘋狂逃難,導致中原地區“村村寨寨無煙火,城城鎮鎮堆白骨!”!
老百姓對秦宗權這個魔頭恨之入骨,躲避不及!
朱溫作為在中原地區抗擊秦宗權的主力軍,朱溫多次出兵與秦宗權軍展開激烈交戰!
但是由於投靠秦宗權的匪寇眾多,朱溫軍在於秦軍作戰時,往往要面對十倍於己的秦軍,因此交戰只能勝負參半!
每次老百姓得知,抗擊秦宗權軍的唐軍被擊敗的訊息時,他們更瘋狂逃亡去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因此導致很多未被戰火洗劫的地區,出現饑荒和瘟疫!
光啟二年(886年)三月一日,為了提升中原唐軍戰鬥力,遏制秦宗權的猖狂作亂,逃亡在漢中的唐僖宗頒佈詔令封朱溫為沛郡王!
從此,朱溫獲得無限擴充兵力的權力。
接到任命後,朱溫開始招兵買馬,將自己所屬部隊發展到十幾萬人馬,號稱20萬唐軍兵馬大元帥!
此時,唐朝滑州義成軍節度使安師儒因部下叛亂而被推翻,牙將張驍自任為滑州留後。於是朱溫派遣部將朱珍、李唐賓征討滑州,隨即攻下滑州,朝廷任命胡真為滑州留後。
同月,唐僖宗御駕移到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市東,治所在南鄭縣),大唐朝廷又開始正常運作起來。
由於,秦宗權軍直接威脅黃河北岸的山西地區,因此李克用只能帶領沙陀軍撤離秦川地區,返回山西運城一帶,加強黃河北岸防禦!
王重榮也帶領自己幾萬部隊離開秦川,返回黃河東岸的河中(永濟)地區!
李克用和王重榮走後,秦川地區成立了朱玫、李昌符等軍閥的天下!
朱玫雖然原來只是唐軍一個很不出名戍邊小將,但是此人野心很大,看到唐朝極度虛弱後,他就想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幕後皇帝!
他帶兵追擊僖宗皇帝的隊伍到鳳翔時,他本想劫持僖宗皇帝,但由於田令孜和神策軍及時將僖宗皇帝一行,從大散關(即陳倉)撤退到漢中,而使朱玫的計劃落空!
但是,朱玫還是在鳳翔抓到了因病沒有跑掉的襄王李熅!
光啟二年(886)五月,朱玫等人將被他們軟禁在長安城內的襄王李熅冊封為大唐皇帝,改大唐年號為“建貞”,並封僖宗為“太上元皇聖帝”,實際上就是太上皇。
朱玫自封靜難節度使,“侍中”相當於宰相,朝廷的一切號令都從侍中發出!
李熅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成了朱玫的傀儡皇帝!
朱玫以大唐朝廷名義重新冊封大唐各地官員,很多官員知道在顛覆僖宗皇帝及其朝廷,因此,這些官員都不接受偽朝廷的冊封。
但是佔據江淮地區的高駢,由於他怨恨僖宗皇帝對他剿滅黃巢不力的罰責,因此他接受了偽朝廷冊封他為中書令、諸道兵馬都統、江淮鹽鐵轉運等使的“偽命”!
這樣,高駢之流成了僖宗皇帝的敵人!
迫於朱玫的淫威,秦川和中原諸藩鎮大多歸附偽帝襄王,他們給大唐朝廷貢賦送至長安的襄王處,而不送至興元府治所(漢中)的唐僖宗處,僖宗皇帝得知此事後“涕泣,不知為計”!
佈置好控制朝廷的人員和機關後,朱玫馬上派遣所部愛將王行瑜帶領五萬精銳部隊,越過秦嶺,去漢中追殺僖宗皇帝及大唐朝廷!
但是此時,田令孜的同胞哥哥,大唐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已經佈置重兵在王行瑜部隊行軍必經之路,秦嶺古道兩側設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