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授命轉運使,佈局商業網!(第1/2頁)
章節報錯
驛馬鎮軍民給大唐朝廷送錢糧後,僖宗皇帝為了答謝驛馬鎮軍民,任命李恩奈為大唐朝廷諸路轉運使,負責疏通長安與中原各地漕運溝通。
諸路轉運使隸屬於朝廷吏部管理,主要負責朝廷所需錢糧和物資的運輸和中轉等業務,可以全國各地設立辦事處、中轉倉庫和專用碼頭,可以建立陸路及水路運輸隊伍,可以組建運輸護航護路軍隊,以及保護辦事處、中轉倉庫和專用碼頭的治安軍隊!
因此,諸路轉運使在和平及戰爭時期都具有非常強的業務能力和權力,有軍隊的組建和管理權,決定了強勢的諸路轉運使在全國各地可以暢通無阻,地方衙門和地方軍閥必須給轉運使的業務通行和讓道!
此時,驛馬鎮已經幾年沒有做長途販運生意了,因此大家都想把長途販運生意儘快開展起來。
這幾年恩奈商社一直與西域各國和阿拉伯帝國,保持業務往來和資訊溝通,儘管這些國家知道大唐發生戰亂,中原及江南的商品及物資很難轉運到長安,但是,他們還是想得到大唐絲綢、茶葉、瓷器和白酒等這些不可替代的商品。
由於恩奈商社擁有自己白酒廠,因此,他們還能勉強滿足西部國家的需求!
但是,由於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的產地集中在江南一帶,因此,在戰亂時期這些商品很難透過南北大運河及黃河流域水路運到長安,導致恩奈商社不能夠西部客商供貨。
轉運使在表面上看就是朝廷搬運工和運輸隊,但是對於經營商業的人來說,轉運使就是就是商品流通大通道,沒有物流就沒有商品交易,沒有商品交易商人和整個轉運使系統工作人員都要餓死!
轉運使幫朝廷運輸貨物,承擔的責任重大,而且必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朝廷給轉運使支付運費非常微薄,甚至沒有收入!
因此,一般人不敢做朝廷的轉運使,要把轉運使的工作幹好,轉運使必須利用建立起來物流通道經營自己生意,或者轉運使有社會資源,能將各種業務發包給各地商人和勢力經營,這樣轉運使才能對承包商收取一些好處費!
恩奈商社是巨型商業集團,他們具有國際和國內的商業經營優勢,因此,他們肯定要依靠自己力量來經營這個轉運使在全國業務網路。
光啟元年(885年)四月,恩奈及恩奈商社接受大唐朝廷的諸路轉運使的職務及業務後,恩奈馬上與阿卜杜拉、卡巴、阿里戈和劉中興等商量組建全國轉運使物流網路的事情。
經過對全國物流及商貿形勢分析,大家認為必須在汴梁、揚州兩地設立大型轉運使辦事處及物流中轉站!
因為,汴梁是中原地區南北水運網路至長安地區中心點,汴梁是中原地區最大商貿集散地,南北產地商品都彙集這裡,這裡是全國商品採購及批發業務的最發達和繁榮城市!
揚州是長安到中原地區南北水運網路的終點站!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距,以及軍閥割據,一般北方商人都不喜歡度過長江,去江南各地採購和推銷商品,他們喜歡在他們認為比較安全的揚州,完成這些商業業務。
因此,久而久之地處長江北岸邊的揚州,發展成一個為長江南部地區與長江北部地區及中原地區商品貿易服務的大型商業城市,北方客商在這裡採購江南的優質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商品非常便利!
發展規劃確定後,恩奈對恩奈商社及驛馬鎮衙門管理層進行大調整。
此時,阿里戈即李天戈已經15歲,成家有子,他對江南風光等非常向往,同時,他也是恩奈最信任的親人,他又是進士,做過朝廷命官,因此,恩奈任命李天戈為大唐朝廷諸路轉運使揚州督辦,讓他直接管理諸路轉運使及恩奈商社在揚州的全部業務。
任命卡巴的大兒子巴庫德為大唐朝廷諸路轉運使汴梁督辦,直接管理諸路轉運使及恩奈商社在汴梁的全部業務,他在恩奈商社的職務及責任免除。
任命阿卜杜拉的大兒子巴布拉為大唐朝廷諸路轉運使長安督辦,直接管理諸路轉運使及恩奈商社在長安的全部業務,他在恩奈商社的職務和職責不變。
出任人員形成的職位空缺,都又他們的副手補上,或者任命其他人才!
每個轉運使督辦府的配置為在城市物流及商業便利地帶購買土地,建設轉運使河運專用碼頭及船舶停泊區、督辦府(即辦事處)、護衛軍軍營、職工及家屬生活區,商品及物資倉庫區等基礎設施。
同時每個轉運使督辦府的配備是:
督辦府管理及商務人員200名。
護衛軍配備戰員6000人,其中水軍2000人,戰船20艘;陸軍4000人,戰馬2000匹,全部按照鐵甲鋼盔精銳步騎兵方式配備武器和裝備。
配備漕運大型運輸船3000艘;駱駝1000匹;牛及牛車2000套等。
配備船工8000人;駱駝及牛車驅使員5000人;搬運工及倉庫管理員5000多人。
因此,一個轉運使督辦府工作人員配備達到24200人,如果帶家屬督辦府的職工及家屬生活區應該能夠居住12萬人口以上!
好在這些年恩奈商社積累資金、人才和物資等,還能夠應付長安、汴梁、揚州等三大轉運使督辦府的投資、建設及運營!
為了方便經營管理和降低經營降低經營成本,恩奈他們決定將長安轉運使督辦府基地,設在驛馬鎮渭河南北兩岸地帶,並且用衙門幕僚劉青峰主管基地建設,劉冠龍負責規劃及設計,魯紮實負責承包建設整個基地。
同時,這套專案規劃及設計方案及承包建設方案等可以給汴梁和揚州基地做參考!
這些事情佈置好後,恩奈帶著阿里戈、巴庫德、劉中興等人,2000多名步騎兵官兵,以及路上花費錢糧,在驛馬鎮渭河碼頭,乘坐幾十艘大船順流而下,去汴梁和揚州考察市場、疏通關係、確定轉運使督辦府基地的建設及運營方案。
光啟元年(885年)五月中旬,恩奈考察隊乘船到達汴梁南郊一個運河碼頭,這個碼頭有船舶停泊區及岸邊客棧及安營紮寨的地方,而且租金非常便宜,因此,恩奈在這裡安頓船隻、物資、人員等。
辦理好事情後,恩奈、阿里戈、巴庫德、劉中興等人帶著朝廷的公文,以及十幾個精銳衛兵,他們乘坐馬匹去汴梁城拜訪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