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不羨白玉杯(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較之下,南國初秋更溫和,尤其白日裡,總讓人錯覺還是夏天。
阮雪音託著腮,盯著眼前那張信紙看——
便是七月中旬粉羽流金鳥帶回來那張,和那些絹帛一起。
她當時只顧看絹帛,掃了一眼信上內容並不滿意,於是沒細看。第二日顧星朗便出了事,自那日起到今日,彷彿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天知道她在挽瀾殿耗費了多少時間,好在也不是一無所獲——
至少她獲得了入寂照閣的允諾。
今日得空,她終於能展開那張紙細細讀。其實只寥寥數語,但她不甘心,彷彿多看幾遍便能看出新的端倪。
未時,峽谷西側,齊整馬蹄印。
未時,谷內戰鬥該已結束,顧星磊身死,連帶著兩千兵士全部陣亡。
這些馬蹄印自然來自那支襲擊他們的輕騎兵。
彼時祁軍餘下大部隊屯兵封亭關以東,顧星磊正是從西側入谷,取峽谷捷徑前往大本營會合。
這支神秘輕騎兵從西側撤離,自然是為避免碰上祁軍。
哪裡不對呢?
跟那時候一樣,明明覺得哪裡不對,對著事實一項項看,又都很合理。
不過競庭歌這麼嚴謹的人,居然沒寫那些馬蹄印大致數量,也就難於判斷是一支多少人的隊伍。
阮雪音暗思量。
想來她預設自己知道是那支輕騎兵,所以無需再寫數量。因為在已經留下的,所謂附近村落目擊者的證詞中,那支隊伍大約八百人上下。
沈疾帶去封亭關的輕騎兵也是八百人。所以顧星朗的嫌疑才會被渲染至此。
可即便如此,從查案角度,也該寫明數量。正好驗證那些目擊者證詞之真偽。
還有哪裡不對。又實在想不出。她蹙起了眉。
雲璽端一盞托盤到了寢殿門口,按阮雪音的規矩,她不能直接進來,都是在門口先喚一聲“夫人”。
阮雪音聞聲抬頭,“進來。”
她收起那張紙,眼看雲璽走近將托盤放下,開啟盅蓋,描花白瓷盅內是熱騰騰的紅參湯。
“怎麼燉起紅參來了?這個季節喝紅參可——”
雲璽此前在御前當差,對飲食的道理本就有些研究,跟隨她日久,更加精進,不待她說完便介面道:
“知道夫人要說太熱,容易上火。但我瞧夫人最近奔忙,每夜從挽瀾殿回來的時間也越來越遲,還是得補一補。這紅參湯我算著時間,三五日喝一回,中間幾日進些洋參、燕窩、雪耳,總不至於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