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義等人在陣中廝殺的同時,元興城的內城也並不太平。

事實上當初他無心的展示了天魔九變的玄妙之處後,幾乎整個內城的大人物都在第一時間收到了訊息。

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自己的人前往查探具體的情況。

而最終,能夠成功堵住李義的,卻只有一家。

並非李義認為的福萊家。

而是這座城市中,擁有絕對武力最強的楊家。

是的,就是那個掌握了元興城絕大多數部隊,手握一方軍權的楊家。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楊家雖然掌握了元興城絕大多數的武力,卻是個非常低調的家族。

至少跟福萊家和歐陽家比起來,楊家要低調的太多了。

除了一直都被矇在鼓裡的“外來人員”,絕大多數元興城的城民,都知道商業貿易上是福萊家說了算,而整座城的運作都在歐陽家的掌控之中。

卻是下意識的忘記了,這座坐落在大漠邊境的巨城,能夠有如今的安寧祥和,全都要歸功於那個不顯山露水的楊家。

楊家,也是個在元興城建立之初就出現了的家族。

和當年的福萊家和歐陽家一樣,元興城楊家,最早也是從別的區遷來的。

可是跟福萊家的被迫和歐陽家的不情願相比,這一支從東區來的楊家,卻是完全自願前來的。

要知道一百多年前,整個北區幾乎都屬於一個蠻荒地帶,更不用說本就處在了大漠邊緣的元興城地帶了。

可即便如此,當聽說有人有意在北區大漠附近建立一座城的訊息之後,當時的楊家毅然決然地派出了一支家族子弟,千里迢迢地趕赴了當時還只是一片荒漠的元興城。

就只是這份氣魄,比起當年的福萊家和歐陽家,就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倍。

因此,從骨子裡,楊家都不太看得上同屬於“元興御三家”的其餘兩家人。

即便是他們在這座城中,並沒有太多的存在感畢竟打仗都是在城外的,城內的老百姓自是一無所知。

而楊家的祖訓也提到過,但凡有一絲可能,都不要將戰火引到家門口哪怕一步路!

如今的元興城,之所以在北區如此動盪的局勢之下,元興城彷彿完全沒受到影響,甚至還能保持正常的通商渠道。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楊家在外不懼生死的各種行動。

而楊家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的低調,也是因為大多數時候,楊家的精銳都在外執行任務保護元興城地帶的一方平安導致。

你的主力都不在城內,你的話語權自然而然的也就下降了不少。

對於這種情況,無論是福萊家還是歐陽家,都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當初都說好了,一家負責一個方面,你楊家既然衝著權力最大的軍權去了,那自然就要接受和平時期軍權勢微的事實。

好在楊家人也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有什麼抱怨,反而很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三家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相安無事,互通有無,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元興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經歷過戰亂所致。

本來應該是最強的軍權在和平期間發揮不出作用,而負責內政和商業的兩家卻沒有足以統治一城的能力。

於是御三家這麼一個三權分立的局面就這麼產生了。

可以說,這種獨樹一幟的制度,是由於特殊時期的特殊環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