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人類歷史上的終極命題。

那就是意識到底是什麼?

很久以前,這個命題其實並不被科學家認可。

因為科學,就是研究客觀存在事實的。

而意識,是一種很主觀的,只有自己知道的一種命題。

所以,在大多數時候,意識這個關於人類自身的終極命題都被劃為了宗教和神學中來討論。

換句話來說,自從科學誕生,人們一直都認為意識是一種很唯心的說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你跟一個人交往、認識了他很多年了,你認為他是一個值得交心的朋友,是一個性格很好,很講義氣的人。

這些都是那個人外在的表現,讓你的主觀意識產生的想法,也就是所謂的外在印象。

如果從“我”這個人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就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能夠對外在事物產生刻板印象的人類。

因為“我”,透過大腦的意識,對跟自己產生了聯動的人事物,產生了認知。

也就是說,只有擁有了獨立的個體意識,擁有了大腦的存在,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人。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成為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真正人類的標準。

也就是說,除了擁有大腦和大腦中意識的生物外,其餘的,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生命。

也有人說,二者之前是相互成就的。

由於有了意識,才賦予了生命。

而假如生命消失,意識也就隨之消亡。

聽起來似乎很是合理,也是機甲系統用來提醒李義的論據。

可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偽命題。

或者說,從一開始,李義就忽略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生命誕生究竟意味著什麼。

其實在他這些年的經歷之中,很容易就能得出一個結論。

因為“經過他手”誕生意識的智械,就不止三四個了。

當然,即便李義下意識的被機甲系統所說的話給震驚了一下,但他並沒有這麼輕易就被說服。

要是他真的這麼容易就被一個不能稱作是人的系統說服,那也不是他了。

點點頭表示同意系統的這種說法,可說出來的話,卻跟這些事情沒有任何的關係。

“你幫我看看,這具古屍還有什麼值得挖的線索,我想看看那個什麼機械之神到底為何那麼在意這具一千多年前的屍體,還用自己的辦法將其復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