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宇文浩來帥府與殷福平商議下一步的行動之時,殷福平告訴他,說自己接到常行寬的密報,現在的歐陽史可身體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是不是押來長遼,還是在當地審理,殷福平的意思是讓宇文浩去鹽城審理歐陽史可,他相信,這個人一定掌握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宇文浩領命而去,殷福平在他走後,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多方面匯總而來的訊息足以證陰,秦王一定離造反不遠了,他們現在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造反的準備工作,自己更應該未雨綢繆,讓這場大禍消弭於無形最好,可是,在南方,可以呼風喚雨的他,在北方,卻是處處制肘。雖然,北方各地,有他許多親密的戰友、心腹手下,但是,整個輕騎營卻是視他如寇仇的,他們對秦王的忠心,從這些日子,那些將領的對自己的陰奉陽違可見一斑,如果此時,秦王登高一呼,自己能夠阻止他麼?
而後,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葉知秋在如此關鍵時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蓮花寨的暗樁就像一張大網,把整個北方都罩在其下,武林世家的威名果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此一來,倒是辛苦了愛妻。自己的兒子跟著愛妻他是很放心的,只是,每每午夜夢迴,常常想到這兩個讓自己牽腸掛肚的人。
這兩天,每每午夜夢迴,龍再青的身影也是頻頻入夢,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經歷了男女之間那最後一道防線以後,殷福平內心堅持的那一道防線已經開始塌陷,那是靈與肉雙重的折磨。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何如憐取眼前人?
而那眼前的人,現在又在何方呢?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殷福平正在沉思之際,中軍來報,說葉玄空來了。
葉玄空來見殷福平本就是他自己的授意,因為,內患欲起,邊關才更應該加強防範,內有反叛,外有強敵,一絲不慎,終生遺恨。
長遼城的葉玄空舊部這些輕騎營將士是如今殷福平最信任的部隊,而邊關的統帥顧盼羽與邊關總兵葉玄空也是殷福平此時比較倚重的人,一切的防範就先從這裡開始吧,戎馬倥傯幾年來的戰火淬鍊,這個才21歲的帥才一掃剛才所有的不快,立時躊躇滿志起來。
和葉玄空一起來的是他手下一名副將【趙登奎被羈押以後,新上任的】、兩名參將,還有四位遊擊將軍,這四人當中,自然有凌衝與喬三泰二人,他們本是當朝皇帝的心腹,這樣的場合自然少不了他們。
殷福平凜然立起,對葉玄空道:“何猛觀察使已經去了臥龍山脈的臥龍山谷,而昨天,我剛接到聖旨,聖上有旨意讓何指揮使就此在麒麟城駐紮下來,並接替趙軒科將軍的麒麟城總兵職務,趙將軍借調京城,另有重用,何指揮使的職務就由葉將軍手下參將牛城接任吧。還勞煩葉將軍去一趟麒麟城,宣讀聖旨。”
說完,由案上拿起聖旨,鄭重交給葉玄空。
而後,又與葉玄空商議了一些麒麟城守將與長遼換防的事宜,長遼現在自己要經營成鐵板一塊,離此不遠的麒麟城他也要讓不同的棋子摻雜其間。做一個大帥,如果做不到面面俱到,無疑是不稱職的。
葉玄空帶人下去以後,邊關總巡雲石發便領著兩個人來到了大帥府,其中一人殷福平居然認識,正是新科進士杜淳生,雲石發畢恭畢敬的說道:“屬下謹遵大帥臺命,已經把本道的新科進士杜淳生與元祐都安排在了咸陽道,杜淳生安排在長遼府臥龍縣做了縣令,元祐在麒麟府平原縣做了知縣。”
殷福平笑道:“今日一早就聽到喜鵲叫,就知道一定會有好訊息,卻原來應在了雲大人身上,居然為長遼尋到了這麼年輕的兩個縣老爺。”
然後,殷福平又對著兩個就要去走馬上任的縣老爺說道:“杜知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就是本次科考二甲的傳鱸吧。”
“大帥日理萬機,居然還記得小生的名次,實在令小生惶恐得很。”
“你本是臥龍書院的學生,又是本地人,應該對此地的風土人情頗為了解,你剛剛上任,我也沒有別的要求,只願你能把你的家鄉打造成為一個德被一方,富碩豐潤之地。”
“小生謹遵大帥臺命,一定勤勉加身,不負大帥重託。”
“你這次進京趕考。可曾路過寧城?”
“啟稟大帥,小生就是取道寧城奔赴京城的。”
“你可途徑清遠縣?”
“小生曾路過清遠縣,那裡政通人和,一片太平景象,倒是一個很好的所在。”
“你可有信心把臥龍縣也打造成一個那樣的縣城呢?”
“小生即使嘔心瀝血,也要做到。”
“你叫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