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完美!畫龍點睛的關鍵一步!(第1/4頁)
章節報錯
趙辰用青花勾勒的,只是瓷器最邊緣的輪廓。
就像是建立了一張畫板一樣。
白色的瓷器、藍色的線條,組成了一個簡約的藝術品。
而且,趙辰創造的五件作品,青花勾勒的線條並不一樣。
鵝頸瓶、雞缸杯、瓷碗、圓盤、梅萍。
這一番操作,更是驚呆了眾人。
這場瓷器交流大賽中,唯有趙辰一個人創作的食物安全不同的瓷器。
其他手藝人為了確保能夠誕生出一件成品,製作的瓷坯都是一模一樣的,手法也都是一模一樣的。
而趙辰,竟是在這樣直播的比賽中,完全隨心所欲,用獨特的手法創造不同的瓷器。
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論。
“這個華夏手藝人,膽子也太大了吧!”
“他的瓷器只有簡單的幾個線條嗎,未免太簡陋了吧!”
“除了造型好一點,也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應該是覺得後面贏不了,所以想用這種方法譁眾取寵!”
大家並不看好趙辰。
這場比賽邀請了很多國際知名的瓷器藝術大師,這些人也在關注著趙辰的創作手法。
他們知道趙辰要創作的並不是這麼簡單的瓷器,而是華夏珍品瓷器——鬥彩。
但鬥彩要兩次上釉,第一次是青花釉,第二次是礦物質釉,燒製的難度非常大。
一次失敗,這件作品就會失敗。
趙辰的膽量和自信,無疑讓這些評審的瓷器專家驚訝不已。
“兩次上釉嗎,還是不同的釉,難度很高啊!”
“這不只是手法的問題,還要對瓷器的材質和釉理解的非常透徹,才能成功燒製出來。”
“如果成功,他的作品一定會很驚豔。”
“還要看他繪製的圖案和瓷器整體的造型,鬥彩不是那麼容易製作出來的!”
專家們的見解很深。
他們知道鬥彩的工藝水平極高,但是難度也極大。
光是兩次用不同的釉上彩,就足夠難倒絕大多數的手藝人。
趙辰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當天晚上,趙辰把瓷器放在窯爐中,選擇1300度的高溫燒製。
官窯瓷是多次低溫素燒,鬥彩卻完全不同,第一次要用到1300度的高溫定型,第二次的溫度則是800度左右。
不同的釉要不同的燒製效果。
趙辰完全沉醉於自己的創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