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古法真品,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第1/3頁)
章節報錯
上午,趙辰開著車來到柳翰林的別墅。
昨天他找到酒店住下,然後和柳翰林透過電話聯絡了相關事宜。
柳翰林對他燒出來的汝窯瓷讚不絕口。
他非常想細看一下這幾件汝窯瓷。
因為,柳翰林感覺到,這幾件汝窯瓷很像是正品南宋汝窯。
如果是真的,那簡直匪夷所思。
畢竟,從元代開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很想還原汝窯瓷的原貌,但無一例外,全部失敗。
即便是現在高科技的探測分析下,人們也不知道如何能燒出“青如天”的顏色。
而且,汝窯在民間的影響力比官窯大得多。
官窯流傳度相對較低,汝窯才是真正的遍地開花。
柳翰林現在體會到孫茂海當時的感受了。
一個年輕的手藝人橫空出世,燒出了失傳的古法官窯和汝窯。
這讓他的心裡難免激動萬分。
南宋距現在大約900年,900年不曾出現新的古法天青汝窯,如今重現。
在瓷器界這又是一場大事件。
柳翰林和孫茂海關係很好,兩人這幾天還聊過幾次。
柳翰林問道:“這年輕人到底什麼來路,也沒有師承,怎麼手法這麼精妙,看上去像是燒了幾十年一樣。”
孫茂海回道:“我在現場看過,他塑坯的手法和上釉的手法都很老道,是有底子的。他說是從一些古書上自學出來的,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柳翰林心裡越發的震驚,“我們在這一行幹了大半輩子,已經算是很有天賦,才有如今的地位。但這天賦符和他一比簡直差太遠了。”
孫茂海應和道:“我二十出頭的時候,一個月能塑造出四五件極品坯子就算很厲害了。他倒好,現場出五件,全是極品坯子。”
兩個老藝術大師連連感慨。
長久後浪推前浪,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但誰能想到這次的後浪,直接是滔天巨浪。
別說推前浪了,整個行業估計都要受到震動。
上午十點左右,趙辰開著車進入到柳翰林家的別墅。
這處別墅區來來往往的都是豪車,趙辰這輛車顯得樸素了些。
但他沒有那麼多的閒錢,也無所謂這些。
以後有錢了,再買好一點的車。
柳翰林和柳溪在等著他。
參加汝窯瓷交流大會的瓷器進入評比現場後,會暫時封存一天,在評比之前,柳翰林想提前看看這幾件瓷器的細節,所以才邀請趙辰過來。
趙辰下了車,然後從副駕駛上抱下來瓷器,打招呼道:“柳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