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著。

趙辰開啟油紙傘,檢驗油紙傘的功效。

沒有一滴雨從傘的內部滲下來。

這把油紙傘非常的成功。

【網上有賣油紙傘的嗎,太好看了吧,我要買!】

【可以關注秦風漢月油紙傘,或者若水堂油紙傘,都是傳承比較好的油紙傘作坊。】

【要是下雨天,大家都打這樣的傘,該多好看啊!】

【傳統文化這麼美嗎?】

【沒辦法,工業用傘既方便又便宜,10塊錢一把,正規的油紙傘要兩三百塊,很少有人會用的!】

彈幕掀起一陣熱潮。

無論如何,趙辰製作出油紙傘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不少人開始在網路上了解油紙傘的文化,並且訂購油紙傘回來。

趙辰的影響力開始出現。

尤其是在一些多元化的大城市,撐油紙傘出行的人也在變多。

傳統文化的火苗,慢慢燃起。

……

與此同時,一輛黑色的奧迪A8緩緩駛入到女媧山村之中。

車停在村口的商店,一個穿著休閒裝的中年人下車,打著黑色雨傘走進商店。

中年人笑著問店老闆:“老闆,來一包軟中樺。”

“還有,請問一下趙軍先生住在哪啊?”

“趙軍?”老闆吳尚從櫃檯上取出軟中樺遞了過去,疑惑了一下。

村子裡很多人都是叫外號的。

比如王二全的外號是“二狗子”,養鵝的大戶劉登龍的外號是“大燈籠”。

趙軍的外號是趙獵戶,因為早些年用一把獵槍和一把弓,經常上山打野豬來賣,捕獵手法非常厲害。

不過後來國家禁止捕獵野豬,也禁止農戶私自捕獵,趙獵戶就沒了生意,日子也清貧了下來。

趙軍,正是趙辰的爺爺。

也是養育了趙辰十年的老人。

“趙軍是誰啊?”商店老闆吳尚一臉疑惑,還是他媳婦兒在後面提醒道:“趙軍,不是趙獵戶嗎,老趙!”

“哦,老趙啊!”吳尚恍然大悟。

然後,他對買菸的客人說:“你就順著山路往裡,最靠近山的那一家就是他,外面是籬笆牆,院子旁邊有塊水泥地。”

“不過老趙死了快一年了,找他幹啥?”

“死了?”

聽到商店老闆的話,中年男人頓時瞪大了眼睛。

“他死了?”

“嗯,去年十月份下的葬,他有個孫子,挺出息的,幫他辦理了後事。那孫子據說是老趙撿來的,但是真有本事,考上了京都大學,你說厲害不。”

商店老闆提到趙辰,眼神都多了些神采,那番樣子,倒像是自己考上京都大學一般。

中年男人收好煙,急匆匆的回到車裡,看上去是向車裡的人彙報什麼。

接著,奧迪A8又動了,直朝著女媧村的深處行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