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辰並沒有在瓷器上作畫品。

南宋官窯瓷,是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有一種莊重、典雅的美,追求的是極簡主義的理念。

現在出土的南宋官窯瓷瓷器上,是沒有畫幅圖案的。

不過,趙辰畢竟是修內司官窯的少主,他知道實際上的官窯瓷,是存在繪畫著圖案的瓷器,但是非常的罕見。

那些瓷器,只供皇帝專用,其上繪有龍形圖案。

趙辰雖然有技能“畫坯大師”,但是燒製南宋官窯瓷用不到這一步。

他取出毛筆,沾了些清水,在瓷器坯子上不緊不慢的勾畫著。

直播間已經有150多個人,這些人都不懂瓷器,不知道趙辰在做什麼。

用清水勾勒瓷坯的表面?這是什麼?行為藝術?

即便是南宋官窯博物館的人,也不知道趙辰在做什麼。

而這一步,是製作官窯瓷很關鍵的一步。

接著,趙辰又取出一個像是油漆桶一樣的塑膠桶,塑膠桶的蓋子嚴絲合縫,趙辰把蓋子開啟,頓時,黏稠的像是油漆的深青色液體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這些是我親自調製好的釉,也是比較私密的配方。”

“接下來,就是製作瓷器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那就是上釉!”

趙辰專心於手中的瓷器,輕聲的講述著。

他的聲音清晰而又溫和,讓人聽了以後十分的舒服。

上釉是製作瓷器的重中之重,做好的瓷坯缺乏韻律,粗糙而又生澀,上釉以後,瓷坯才能展現出不同的光滑和豔麗的顏色。

南宋官窯瓷的釉色,更是重要。

上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把瓷器浸入釉中,或者是用噴壺在瓷坯上噴,還有就是從上往下淋的方式。

趙辰選擇的方式是刷釉,是用不同的刷子在瓷坯上塗色。

這個時候,趙辰點燃了燒窯的爐火。

爐火燒得是天然氣,有一個控制程式可以控制燒窯的溫度。

這也是科技變革帶來的好處,以前在修內司官窯的時候,只能不停的新增煤炭,還要有人不間斷的拉風箱,才能保證燒窯的溫度。

上釉沒有那麼簡單,是南宋官窯瓷最大的學問。

簡單來說,就是多次低溫素燒,多次補水上釉,直到完全上完了釉,再放在燒窯裡燒製一天左右,就能出成品。

接著,直播間的網友就看到趙辰獨自一人,由上而下在玉瓶上塗抹上深青色的彩釉,然後把瓶子放進燒窯裡燒製。

等過一會兒後,繼續重複這個步驟。

五方瓷坯皆是如此。

他專心致志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