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畫像(第1/2頁)
章節報錯
伸袖抹去桌面茶痕,朱術桂抬頭望向盧澤,輕笑道:“盧都事,鄭家死士若也參與除奸行動,你覺得有了幾成勝算?”
盧澤沉吟片刻,點頭道:“如果鄭家死士奉令參與除奸,除卻權奸自然大有勝算,不過——”
他遲疑著沒有說話,朱術桂瞧在眼裡,不悅道:“盧都事,老夫把你當成可以託付妻子的親信心腹,就連鄭家死士這最大秘密也說與你知曉,你還有何顧慮不肯大膽直言。”
頓了一頓道:“老夫可以在此對天立誓,盧都事今日言語出得你口入得我耳,無論何等悖逆狂妄絕不怪罪,如違此誓老夫薨後永遠進不得朱家陵墓,盧都事這下放心了吧。”
朱術桂身為明室子孫,薨後進不得朱家陵墓是最大忌諱,朱術桂這個誓言發得真誠之極,盧澤聽入耳中急忙起身辯道:“王爺莫要疑心,下官只是不掌握鄭家死士具體情報,擔心一旦起事不能順利攻佔總制府控制馮錫範,到時萬一被馮錫範僥倖逃脫,就有可能形成內鬥自傷元氣。”
明鄭江山本就內外交困危在旦夕,如果黨爭內鬥自傷元氣,只能白白便宜了早就窺伺在側的滿清韃子,說不定施琅獲悉情報立即從廈門起兵率軍徵臺,到時玉石俱焚明鄭江山立亡可待,居住臺灣的數十萬軍民也會淪為韃子奴才,傳承千年的華夏文明說不定因此而斷絕。
朱術桂聽得面色微變,馮錫範老奸巨滑必定留有後手,盧澤的考慮頗有道理,他負手在廳堂轉了幾個圈,望著盧澤的期盼目光,低沉道:“鄭家死士歷來都由延平郡王親統,老夫也是不知詳情,不過鄭王爺遣人密告老夫,鄭家死士有法子對付馮錫範,要老夫不必有所顧慮,放心大膽聯絡劉國軒率軍勤王。”
聽到這話盧澤皺了皺眉,雖然朱術桂言語不詳不盡卻也無可奈何,沉吟道:“馮錫範掌控朝政心腹眾多,王府宮衛由馮錫範親信張永常統領,倘若狗急跳牆出手傷害王爺又該如何?”
朱術桂呵呵笑道:“盧都事儘管放心,若到那時張永常及其親信早就成為死屍,哪有可能下手傷害鄭王爺。”m.
見盧澤表情似信非信,朱術桂有些不耐煩,提高嗓音道:“鄭王爺傳密令他的安危不勞顧慮,自有鄭家死士負責守護。”
負手在廳堂團團轉了幾個圈,皺眉道:“只是劉國軒那裡態度還不太明朗,不曉得肯不肯答應率軍勤王,說不得要暗中派人往澎湖跑上一趟。”
盧澤奇道:“王爺,你不是說——”
說到這裡嘎然而止,知道朱術桂之所以在反馮同盟眾官員面前提及劉國軒答應率軍勤王,當是為了穩定人心避免反覆,劉國軒生性恬淡不喜參與朝爭,馮錫範發動東寧事變絞殺監國世子鄭克藏,扶持鄭克塽襲位傀儡王爺,劉國軒手握重兵置之事外,如若當時出手干預馮錫範未必有膽殺害鄭克藏,明鄭江山又是另一番局面。
憶起舊事盧澤不自禁暗歎口氣,鄭克藏英明果決處事公道,又是臺灣諸葛亮陳永華的女婿,如若襲位執政必定大得人心,哪能若由馮錫範掌控朝政胡作非為,把國姓爺辛辛苦苦開闢的大好基業攪成一團亂麻。
果聽朱術桂沉聲道:“劉國軒出了名的不見兔子不撒鷹,哪有可能為區區言語所動輕易答應率軍勤王,不過眼下時勢又有所不同——”
嘴邊噙著得意微笑,朱術桂舉杯想要喝茶發現茶杯已空,盧澤忙取過茶壺斟滿,聽朱術桂續道:“鄭王爺有意挑撥離間挑動馮劉爭鬥,馮錫範又忌憚劉國軒德高望重,生怕對自身權位造成妨礙,接連使出水師陸師餉銀一視同仁、硬塞陸師輪訓軍官進入水師等昏招,劉國軒與馮錫範勢成水火再無迴旋餘地,如果再派人前往澎湖向劉國軒頒詔秘令勤王,劉國軒極有可能就會答應率軍勤王。”
見盧澤還在沉吟沒有說話,朱術桂遲疑片刻,從懷裡掏出卷黃綾,遞給盧澤道:“這是鄭王爺親筆寫的討逆勤王詔諭,盧都事可以看完再做決定。”
盧澤雙手接過,細看一遍果真是鄭克塽親筆書寫,諭令劉國軒率領水師戰艦進入東寧府,齊心協力誅卻權奸,文武官員一律遵令行事,膽敢阻止者以謀逆論處。
詔諭顏色赤紅微有血腥氣息,想是鄭克塽效仿漢獻帝衣帶詔特地用鮮血書寫,增強感染效果。
討逆勤王詔諭沒有蓋王爺璽印,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王爺璽印由馮錫範心腹掌管,鄭克塽想要隱瞞還來不及,哪敢偷偷蓋印驚動馮錫範。
見到討逆勤王詔諭盧澤心情一陣悸動,從頭到腳仔細讀完,雙手捧著奉還朱術桂,鄭重道:“王爺既頒有勤王詔諭,鎮國公必定奉令行事,除卻馮逆指日可待。”
耳邊響起幼時父親諄諄教誨的忠君愛民言語,盧澤眼前忽地閃現徐文宏徐國難面孔,微嘆口氣神情漸漸堅毅起來。
馮錫範手握重兵坐擁地利,即使水師總督劉國軒答應出兵勤王勝負也在兩可之間,自己身受兩代延平郡王重恩,不管成敗如何都要粉身以報,死而後已。
至於萬一事敗抄家滅族,自己老妻早已故去,三個兒子全都為明鄭盡忠身亡,馮錫範即使想要殺人報復,也只有自己一條性命而已。
見盧澤表達忠心朱術桂也是大喜過望,這些時日他在東寧府東奔西走,秘密聯絡一大批不得志官員組建反馮同盟,只是大多身居閒職赤手空拳,除了府裡家丁指揮不得旁人,盧澤都事察言司多年諳熟情報工作,若能拉攏過來對反馮除奸大有裨益。
小心翼翼藏好討逆勤王詔諭,朱術桂沉吟半晌,輕聲問道:“盧都事,你看徐僉事會不會答應參與除奸行動?”
“王爺,你怎麼也知道徐國難?”
盧澤怔了怔問道,徐國難雖然精明能幹畢竟官小職微,只在察言司系統名聲卓著,怎會進入堂堂寧靖王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