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聞絃歌而知雅意,見馮德貴示意目光湊前一步,輕聲道:「馮都事說得不錯,自俺們奉令輪訓上艦,劉國軒就瞧弟兄們很不順眼,多次當眾出言斥責,說俺們不通海戰只會瞎指揮,揚言要把弟兄們全都趕出水師。俺們都是總制大人的老部下,跟隨您老人家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劉國軒這是生生朝您老面上搧耳光。」

聽到這話馮錫範面色更加冷厲,陰森森從牙縫擠出聲音,「劉—國—軒!」

成功轉移馮錫範注意力,馮德貴暗道吾計售矣,眸光微現得意,續道:「林將軍雖然在紅毛鬼戰艦面前吃了小虧,好歹護送六艘糧船平安返臺,以一艘糧船裝裁六千石計算,至少從琉球購糧近四萬石,再加上糧倉原有儲糧足有五萬石,足夠支撐軍民食用兩個月。只要設法熬過這段時日等到夏糧入庫,糧食危機就可迎刃而解。」

他這話說得虧心之極,且不說洪災過後夏糧能否順利入庫,就是夏糧入庫也需兩月之久,馮錫範聽得皺起眉頭。

他雖不擅長經濟之道,卻也曉得以五萬石糧食供養臺灣三十多萬軍民熬過兩個月殊為不易。

民以食為天,倘若糧食危機不能順利解決,明鄭必定不戰自亂,甚至有可能引發兵變倒戈相向,到時***外攻明鄭內亂——馮錫範不由地倒吸口冷氣,忍住怒氣沉吟問道:「眼下除了琉球,還有哪裡可以大批購買糧食?」

馮德貴與林鳳目光對視,都從對方眸裡瞧見為難神色。

購糧最便捷的當然是倭國、南洋等糧食主產地,單倭國一地所產糧食就能滿足明鄭軍民日常供應,只是***與荷蘭殖民者默契配合,聯手設法堵死購糧渠道,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不願與***發生摩擦,如今琉球秘密購糧被荷蘭艦隊攔截焚燬,***與荷蘭紅毛鬼必定更加警惕,嚴防死守之下恐怕一粒糧食也運不進來。

走私海商倒是貪圖巨利膽大妄為,無奈滿清***封鎖嚴密,雙嶼島海盜秘密走私糧食嚐到甜頭,暗中又組織了幾次,被吳清下令密報漳州後施琅大發其火,立即派遣戰艦攻破雙嶼島,島上海盜或死或擒,三當家方驚蛟激戰身亡,大當家王寶財不知所蹤,背後靠山湖州周老爺想方設法動用關係,僥倖沒有抄家滅族鋃鐺入獄,憑仗海商貿易發財的江南世家巨族不同程度受到嚴厲警告,再也不敢明裡暗裡以糧資敵牟取巨利,即使膽肥走私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購買糧食是實打實的買賣行為絲毫作不得假,馮德貴雖然狡詐多智卻不可能無中生有,一時之間也是無法可想。

見智囊馮德貴也是現出為難神色,馮錫範心頭微沉,道:「德貴有啥好法子儘管說,只要讓臺灣平安度過糧食危機就算你立下大功。」

明鄭名義由延平郡王鄭克塽當家,事事其實都由馮錫範做主,糧食危機事關生死存亡,馮錫範也不敢輕忽。

馮錫範親自點將馮德貴不敢不答,捻鬚沉吟半晌,答道:「依下官淺見,解決糧食危機無非就是開源節流。開源方面,日本南洋等地購糧渠道都已被堵死,雖然可以大幅度提高臺灣糧價,吸引各地走私海商透過走私渠道想方設法運糧來臺,不過滿清***與荷蘭白夷必定嚴加防範,暫時難以購買大量糧食。另外——」

他微一遲疑,沒有說將下去。

馮錫範聽得入神,不耐煩道:「有啥鬼主意快說,莫要吞吞吐吐吊老夫胃口。」

知道馮錫範眼裡素來不揉沙子,馮德貴尷尬一笑,道:「另外還有不得已的法子,土蕃部族性喜積聚,每家寨子至少存有兩年糧食。眼下土蕃部族磨刀霍霍陰謀作亂,既如此不妨將計就計派出大軍抄掠,把土蕃部族儲存的糧食一股腦全都搶將過來,當可順利解決糧食危機。只是——如此一來可能會破壞叔父引蛇出洞的大計。」

聽到派兵前往土蕃部族抄掠糧食,馮錫範眯縫眼睛陡地射出銳芒,沉思良久緩緩點頭。

陳永華主政臺灣採用懷柔政策,對土蕃部族慰勉有加,時不時給糧給錢,免費供土蕃少年讀書,十多年下來大見成效,土蕃部族特別是熟蕃漸受漢化,不再視漢人如同仇敵。

馮錫範武將出身久經沙場,素來主張對叛服不定的土蕃部族採取鐵血政策,本就覺得陳永華懷柔撫蕃不甚合脾胃,聽了馮德貴獻的計策甚是中意,打定萬一糧食短缺說不得以蕃濟漢,先滿足漢人需求再作打算。

只是土蕃寨子都是座落在深山老林,貿然進山搜剿怕要吃虧,況且武定裡集結重兵另有用途,暫時還是動土蕃叛逆不得。

林鳳聽在耳裡靈光一閃,插嘴道:「末將聽說許多烏心糧商囤積居奇,倉庫堆滿白花花大米卻不肯售糧,老想著趁機大***。總制大人不妨嚴厲打擊,把那些為富不仁的烏心糧商統統抓進牢房,囤積糧食一律充公,說不定就可以順利解決糧食危機。」

他這主意頗為高明,囤積居奇***是商賈本性,早在糧食危機爆發前不少糧商就已察覺端倪,八仙過海想方設法囤積糧食,各大糧倉都堆得滿滿當當,積少成多加起來比官府儲糧多出不是一點半點。

只是糧商儲糧目的為了牟利,無論如何善言勸導都不肯吐將出來,而且各有後臺也不怕官府出手硬搶。

聽到這話馮德貴心裡暗惱,他都事察言司豈能不知烏心糧商趁糧食危機大***,只是這些烏心糧商十有八九都有強硬後臺,明裡暗裡向馮剝皮送了大筆賄賂以求保護,焉能幹出自斷財路的蠢事。

正想開口替烏心糧商說話,馮錫範重重在椅背一拍,目現殺氣點頭道:「林鳳說得不錯,眼下糧食短缺需要同舟共濟度過難關,不法糧商膽敢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絲毫不顧及朝廷穩定大局,察言司要派出番子嚴加偵緝,凡有不法行為一律抓捕,囤積糧食一律充公,不法糧商一律斬首,老夫要借不法糧商人頭立威,看哪個膽肥敢與老夫作對。」

馮錫範主政多年當然知道糧商身後有人,平常時日尚可大度容忍,如今糧船被毀手中乏糧,急怒交加不由地起了硬搶心思,再也顧不得吃相難看得罪幕後官員。

聽到三一律馮德貴知道叔父對烏心糧商已動了殺心,無可奈何悶聲答應,打定主意挑幾家後臺不夠強硬,賄賂不是很足的烏心糧商斬首抄家以作應付。

買賣往來要講誠信,若是把賄賂自己的烏心糧商全都抄家滅族,日後還有哪個敢上門行賄尋求保護。